春捂秋冻各在几月

春捂秋冻各在几月

季节的变化是很影响我们的穿衣,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还比较弱的宝宝来说,作为家长更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来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而对于我们俗话说的“春捂秋冻”很多人是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以及原理的,那么今天我们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春捂秋冻各在几月吧!

春捂秋冻是什么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对于宝宝来说,妈妈能够为宝宝做好春捂秋冻,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不要过早将宝宝衣物减少,在秋季不要过早增添衣服,能有助于为宝宝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患病。

春捂秋冻: 一般来说春捂到3月份,秋冻到10月份

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

春捂: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之多,甚至更大得多。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的减衣服。

秋冻: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如何为宝宝做好春捂秋冻

1、掌握气温防突变

当天气变化反常,气温急降时,如果仍坚持“秋冻”,不给孩子保暖,势必会伤风感冒,体格差的孩子会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所以,爸妈一定要掌握气温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必要时仍需适当保暖。爸妈要根据突变的气候,灵活掌握。

2、各项参数有指标

秋冻时令指标:秋冻适宜节气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从初秋开始就让孩子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锻炼。

室内外温差指标: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时,孩子外出不必增加衣服。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应该及时添加衣服了,否则容易感冒。

昼夜温差指标: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温差小于8℃时,宝宝可以接受耐凉锻炼。一旦昼夜温差>10℃时,就应该给宝宝及时添加衣服了。

观察感受指标:如果宝宝面红、气喘、烦躁、多汗,表明温度过高,应降温减衣;反之,面色发白、手脚发凉、打喷嚏、流鼻涕、起鸡皮疙瘩或打寒战,表示过冷,应添衣加被。

3、不同年龄各有度

婴儿:入秋后只需单衣薄被,且不要紧包紧裹,衣带要宽松,被褥需轻柔,便于宝宝肢体舒展活动;当室温降至20℃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在同样的室温环境中,尽量比大人减少一层衣被,因为宝宝代谢旺盛,产热多。

2-3岁幼儿: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3岁以上幼儿:活动量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领上衣,活动时可穿单薄的运动服。总之,秋季不要给孩子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不要过度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那样反倒容易着凉感冒。

4、体质差异硬指标

宝宝体质是最重要的指标,即“秋冻”应因人而异。体质较虚弱的小儿不应实施秋冻锻炼,有先心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贫血、营养发育不良、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的幼儿,以及免疫低的小儿,因为他们对气候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晚天气变化大时容易感冒,所以不可以盲目实施秋冻训练。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