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肛周脓肿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肛周脓肿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夏季易复发。夏季人们常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腹泻、大便稀,进而引发肛隐窝发炎,形成脓肿。脓肿局部会出现疼痛、红肿发热症状,一般5到7天脓包形成。

肛周脓肿的类型与治疗原则

肛门周围的皮下脓肿最为常见,更多是由肛门外括约肌下部的肛门括约肌向外或直接从外部感染所致。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肛周脓肿,治疗原则通常相同,即及时切断和引流,保证引流通畅,并采取全程抗炎治疗措施。不同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切开时切口的选择、引流方式的选择以及抗炎药物的选择上。

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可行单纯切开;直肠粘膜下脓肿可直接在肠粘膜上作纵行切口并排脓;骨盆直肠窝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后脓肿等治疗相对复杂。

肛周脓肿注意事项

  1. 切口要准确,必要时可先行穿刺抽脓,选好切口部位再切开。
  2.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后,直接挤压脓腔周围,使脓液尽可能排出。深部脓肿应做直切口,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切开后用止血钳或蝶型探头做钝性分离至脓腔,并进行脓液引流。
  3. 引流要彻底,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探查脓腔,尤其是马蹄形脓肿,应分开脓腔中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引流物可选择凡士林纱条或橡胶片,深部脓肿引流必须使用橡皮管或卷烟引流条。
  4. 抗炎药物的选择对治疗成败影响很大。在肛周脓肿的急性感染期和手术后初期,抗生素的使用要足量、全程,可使用广谱抗生素。
  5. 术中应以探针探取原发感染性内口,必要时可用亚甲蓝显示内口所在,切开原发性的肛窦内口,常可预防肛瘘形成,达到肛周脓肿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

总之,肛周脓肿的治疗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并注意多个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