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腮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腮腺炎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腮腺炎?

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肿胀和疼痛。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两侧面颊靠近耳垂的位置,因此腮腺炎的症状通常以耳垂为中心扩散。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高发。

腮腺炎的病因

腮腺炎的发生与多种病因相关,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感染性腮腺炎

    (1)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腮腺分泌功能减退(如机体免疫力下降、手术禁食等)、腮腺导管口堵塞、腮腺淋巴结炎或邻近组织的炎症扩散。

    (2)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此外,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导致腮腺炎。

  • 2.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疾病可引发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 3. 腮腺导管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其分支的堵塞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常见原因包括涎腺结石、黏液栓以及少见的良性肿瘤。

  • 4. 未明原因的腮腺炎

    某些类型的腮腺炎(如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病因尚不明确。此外,极少数情况下可能由特定药物引起。

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传播。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接触患者后通常在2-3周内发病。

腮腺炎的症状

  • 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的半球形肿胀,边缘不清,表面发热并伴有触痛。肿胀在发病1-3天最为明显,约2周后完全消退。
  • 疼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疼痛加剧。
  • 全身症状: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不愿进食等症状。
  • 外观变化:患儿的面部可能因腮腺肿胀而显得如“打肿脸”,严重时甚至被形容为“猪头肥”。

腮腺炎的治疗与护理

  • 隔离:患儿应立即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方可返回学校或托幼机构。
  • 饮食:宜食用软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唾液腺分泌,降低疼痛。
  • 口腔卫生: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 局部治疗:可用中药外敷(如青黛或如意金黄散),以缓解疼痛和消肿。
  • 药物治疗:可服用板蓝根冲剂以辅助治疗。

预防措施

  • 加强晨检:对于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
  • 观察接触者:对与患者有接触的儿童,应观察21天,并可预防性服用板蓝根冲剂(连续3-5天)。
  • 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结论

腮腺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隔离是防止传播的关键,同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