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症状、预防及应对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发生流行,可能导致大规模群体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预防措施及相关背景信息,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伴随全身症状。以下是其典型临床表现:

  • 起病急:患者通常突然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
  • 体温升高:发病后数小时至1~2天内,体温可能升至39℃以上。
  • 腮腺肿胀: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晰,伴轻度触痛。张口、咀嚼或食用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 局部表现:肿胀部位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通常不发红。腮腺管口早期可能出现红肿,具有诊断价值。
  • 其他唾液腺受累:部分患者的颌下腺或舌下腺可能受到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能导致舌和颈部肿胀,甚至出现吞咽困难。
  • 不典型病例:少数患者可能没有腮腺肿胀,而以睾丸炎、脑膜脑炎等症状为主,或仅表现为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关键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以下是具体措施:

1. 管理传染源

  •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 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等环境中,应观察3周,对可疑者立即暂时隔离。

2.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
  • 勤晒被褥,减少病毒存活的可能性。

3. 保护易感人群

  • 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对预防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来源有限,推广难度较大。
  • 主动免疫: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MMR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推荐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

三、重要提示

如果出现上述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传染他人。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及时隔离传染源,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以及通过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