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呕吐的推拿疗法详解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稍有饮食不当或受到疾病影响,就可能引发呕吐。通过小儿推拿疗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因其非侵入性和舒适性而受到家长的青睐。以下是针对小儿呕吐的推拿手法详解。

1. 推拿手法介绍

1.1 运内八卦

内八卦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位于手掌内侧。该穴位具有开胸化痰、理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缓解小儿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症状。

  • 位置:手掌内侧。
  • 功效:开胸化痰、理气止呕。
  • 操作方法: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掌心朝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1.2 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是推拿疗法中常用的穴位之一。按摩此处可起到宽胸利膈、消食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小儿呕吐和腹泻。

  • 位置: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 功效:宽胸利膈、消食化痰。
  • 操作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1.3 揉中脘

中脘穴是人体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肚脐直上约4寸处。通过揉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缓解小儿呕吐症状。

  • 位置:肚脐直上约4寸处(肚脐与剑突下端连线的中点)。
  • 功效:健脾和胃、和中止呕。
  • 操作方法:让小儿平躺,用手掌根部在中脘穴处做环形揉动50次。

1.4 摩腹

摩腹是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消化系统功能,达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的效果。

  • 位置:小儿腹部。
  •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止呕。
  • 操作方法:用手指掌面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方向环形抚摸约5分钟。

2. 注意事项

  • 推拿前需确保小儿手部和腹部清洁。
  • 推拿力度需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 推拿过程中观察小儿反应,如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3. 小儿推拿的优势

小儿推拿疗法以其安全性、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特点,成为许多家长首选的保健方式。尤其在缓解小儿呕吐等常见症状时,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

结论

小儿推拿是缓解小儿呕吐的有效方法之一,家长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帮助小儿恢复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