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外疫苗哪些

计划外疫苗哪些

宝宝计划外疫苗接种指南

疫苗接种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根据接种计划,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计划内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中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而计划外疫苗则是根据宝宝的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能力,由家长自行选择是否接种的疫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划外疫苗及其接种意义。

1. 水痘疫苗

接种作用: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传播速度极快。感染水痘可能导致发烧、皮肤水泡、脓泡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终生隐藏带状疱疹(俗称“皮蛇”)的风险。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佳方法。通常建议在宝宝1岁半之前完成接种。有些幼儿园在入园时会要求宝宝接种过水痘疫苗。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后,体内血清抗体的转阳率可达98.6%,并可维持至少2年。

2. 流感疫苗

接种作用:6-35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感染风险较高。感染流感后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宝宝健康。

建议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接种儿童剂量的流感疫苗。首次接种需注射两针,间隔4周完成。此后每年接种一次以维持免疫效果。

3. 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作用:肺炎球菌是导致脑膜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且病死率较高。肺炎球菌有90多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选取了其中23种最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提纯其抗原性强的多糖制成疫苗,可覆盖85%-90%的肺炎球菌侵袭。

接种此疫苗可有效降低宝宝感染肺炎球菌相关疾病的风险,尤其适用于免疫力较低的宝宝。

其他常见的计划外疫苗

除了上述三种疫苗,还有以下几种计划外疫苗可供选择:

  • HIB疫苗:预防B型嗜血流感杆菌感染,可减少脑膜炎、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尤其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 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
  • 出血热疫苗: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宝宝。
  • 狂犬病疫苗: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及时接种可有效预防狂犬病。

总结

计划外疫苗的种类较多,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及经济能力,选择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以最大程度保障宝宝的健康。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