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异常分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详解
怀孕期间,准妈妈最担心的莫过于早产和难产,尤其是难产,它不仅对母婴生命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难产的主要原因通常与产力不足、产道异常、胎位不正以及肩难产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深入了解异常分娩的各种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难产的发生几率。
一、产力异常的处理方法
1.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 若发现头盆不称,应立即选择剖宫产。
- 如果估计可以经阴道分娩,可在第一产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宫缩:人工破膜、静脉推注安定、针刺疗法或缩宫素静滴。
- 第二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时,可通过缩宫素静滴、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进行干预;若胎头仍未衔接或伴随胎儿窘迫症状,应立即进行剖宫产。
- 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可在胎肩露出阴道口时静注麦角新碱0.2mg,并同时进行缩宫素10~20单位的静滴。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 处理原则是调整宫缩以恢复其极性。可肌注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15mg,以恢复协调性宫缩。
- 注意:在此情况下严禁使用缩宫素。
二、骨产道异常的处理方法
1. 一般处理
- 保证孕妇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必要时进行补液。
- 监测宫缩强度,定时听取胎心音,并检查胎先露部位的下降情况。
2. 骨盆入口狭窄的处理
- 明显头盆不称:若骶耻外径<16cm或骨盆入口前后径<8.5cm,应直接选择剖宫产。
- 轻度头盆不称:若骶耻外径16~18cm或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且胎儿体重<3000g、胎心率正常,可试产。若试产2~4小时后胎头仍未入盆或出现胎儿窘迫,应立即剖宫产。
3.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狭窄的处理
- 中骨盆平面狭窄:可能导致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受阻,易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若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可尝试阴道分娩;否则不建议试产。
4. 骨盆三个平面均狭窄的处理
- 若胎儿较小且头盆相称,可试产;若胎儿较大且头盆明显不称,应尽早选择剖宫产。
5. 畸形骨盆的处理
- 对于畸形严重且头盆不称明显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剖宫产。
三、巨大胎儿的处理方法
- 根据胎儿成熟度、胎盘功能及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择期进行剖宫产。
- 若临产后发现胎头较大且硬,不宜试产过久;第一、第二产程延长时,应考虑剖宫产。
- 当胎头已达坐骨棘水平以下且第二产程延长时,可进行较大的会阴侧切,并使用产钳助产,同时做好肩难产的应急准备。
- 分娩后应仔细检查宫颈及阴道情况。
四、肩难产的处理措施
- 屈大腿法:让产妇双腿尽量向上屈曲并贴近腹部,双手抱膝,减小骨盆倾斜度,适当向下牵拉胎头,使前肩自然娩出。
- 压前肩法: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向胎儿前肩施加压力,帮助前肩娩出。
- 旋肩法:助产者用手指伸入阴道,旋转胎儿后肩至前肩位置,配合胎头旋转,完成娩出。
- 先牵出后臂法:助产者将手顺骶骨方向进入阴道,握住胎儿后上肢并牵出后肩,随后旋转胎肩至骨盆斜径上,完成分娩。
- 锁骨切断法:若上述方法无效,可剪断胎儿锁骨以减小肩宽,娩出后缝合软组织,锁骨可自行愈合。
五、预防异常分娩的建议
产前检查是降低异常分娩发生率的关键。通过产检可以发现胎儿及产道异常,例如胎位不正或骨盆狭窄,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纠正胎位或评估分娩方式)。此外,医生应向准妈妈们详细解释产前注意事项,以增强母婴健康,确保妊娠和分娩顺利进行。
结论
通过科学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分娩处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异常分娩的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