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特定的生化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损伤程度、代谢功能以及储备能力。以下是肝功能检查中五个主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解析。
肝实质损害是指肝细胞的功能或结构受到损害,常通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来评估。如果ALT持续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例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代谢异常可能导致黄疸。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
肝脏合成功能主要通过血清白蛋白和凝血因子水平来评估。当这些指标下降时,说明肝脏的合成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
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的结果,可能发展为肝硬化。通过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肝脏是凝血因子的主要合成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等。
肝功能检查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