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须,俗称“龙须”,是玉米植株上的细丝。很多人在食用玉米时习惯将其丢弃,殊不知它蕴藏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玉米须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日常保健。以下是玉米须的主要功效与作用,以及相关的科学依据。
玉米须是玉米的花柱和柱头部分,呈丝状,颜色从淡黄色到深褐色不等。中医认为玉米须性甘平,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平肝利胆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玉米须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维生素C和钾等,这些成分赋予其多种药理作用。
玉米须煎水代茶饮(鲜品约30克,干品约10克),可帮助降低血糖水平,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它还能利尿、消水肿,是夏季清热去湿的理想饮品。
玉米须在妇科方面的应用包括预防习惯性流产、缓解妊娠水肿以及促进乳汁分泌等。其温和的药性使其成为孕期保健的天然选择。
玉米须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的排泄,适用于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问题。虽然其降压作用较弱,但对末梢血管的扩张作用有助于缓解轻度高血压。
玉米须能促进胆汁分泌,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与茵陈搭配使用,还可用于治疗因肝炎导致的黄疸。
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量,具有止血和抗溶血作用。它常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的辅助治疗,以及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改善。
玉米须的抗过敏特性使其可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同时,其解毒功能还可用于缓解乳腺炎等炎症。
多项研究表明,玉米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中国中药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玉米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显著作用。
玉米须不仅是一种被忽视的天然保健品,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合理利用玉米须,不仅可以改善健康,还能为家庭日常保健提供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