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一种仅在孕妇中发生的特殊病症,其发病率约为2.3%-3.4%。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酸水平异常升高,严重时可能危及胎儿健康。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因妊娠期肝功能异常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此病通常发生在孕28~30周,但最早可在孕12周出现。皮肤瘙痒是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以躯干和下肢为主,夜间瘙痒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分娩后1~2天瘙痒症状会迅速消失,但少数患者可能持续1周。
妊娠胆汁淤积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常有家族史,例如母亲或姐妹可能有类似病史。这提示该病可能与常染色体遗传病有关。
妊娠胆汁淤积症对孕妇的直接影响包括瘙痒和黄疸,但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更为严重。胆酸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导致胎死宫内、早产或胎儿窘迫。因此,密切监测胆酸浓度变化至关重要。
妊娠胆汁淤积症具有复发性,在再次妊娠时可能再次发生。因此,曾患该病的孕妇在再次妊娠期间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妊娠胆汁淤积症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妊娠胆汁淤积症更为常见。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病史分析进行鉴别诊断。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一种潜在风险较高的妊娠期疾病,早期识别和有效管理对于保护母婴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