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症状

放射性肺炎症状

什么是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是一种由于接受放射治疗后引发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它通常发生在癌症患者接受胸部放射治疗后,尤其是乳腺癌、肺癌或淋巴瘤患者。放射性肺炎是放射治疗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部纤维化和呼吸功能损害。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表现

  • 轻度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 部分患者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干咳。
  • 多数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别患者可能在治疗停止半年后发病。
  • 常见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活动后气急、心悸、胸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40℃)。
  •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感染加重等表现。
  • 伴随放射性损伤的并发症可能包括肋骨骨折(局部疼痛)、放射性食管炎(吞咽困难)等。

体检与诊断

  • 胸部放射局部皮肤可能出现萎缩、硬化。
  • 肺部体征:早期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但肺纤维化广泛时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音减弱,伴有捻发音或爆裂音(crepitant rales or crackles)。
  •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干湿啰音,偶有胸膜摩擦音。
  • 若伴发肺源性心脏病,可见颈静脉充盈、肝大及压痛、全身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

病理生理机制

放射性肺炎的主要病理机制包括肺顺应性下降、肺活量和肺总量减少、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降低,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此外,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气体弥散障碍可引发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通常能早期检测到这些异常,往往早于影像学检查发现。

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与预防

预防措施

  • 严格控制放射治疗的总剂量和单次剂量分配。
  • 合理设计照射野的大小,乳腺癌患者建议采用切线投射技术。
  • 尽量减少对肺部的辐射损伤。
  •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和体温变化。

治疗方法

  • 一旦发现放射性肺炎的症状或通过X线检查确诊,应立即停止放射治疗。
  • 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减轻炎症反应。
  • 对于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放射性肺炎的长期影响

若放射性肺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肺纤维化,进一步导致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患者可能长期面临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一种潜在严重的放射治疗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