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什么病

黄体破裂是什么病

黄体破裂:原因、症状及应对措施

什么是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发生在14至30岁的年轻女性中,因此也被称为“青春杀手”。黄体是女性卵巢周期性变化中的一种结构,通常在排卵后形成,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以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黄体可能因内外因素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和其他相关症状。

黄体破裂的原因

1. 自发性破裂

  • 黄体内的毛细血管可能因功能不全而出血,若出血量过多,会导致黄体内压力增加,从而发生破裂。
  • 在血管黄体化期间,黄体的血管壁较脆弱,容易引发毛细血管出血,最终导致破裂。

2. 外力作用

  • 剧烈运动(如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排便时,腹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可能促使黄体破裂。
  • 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若男方动作粗鲁或女性下腹部受到强烈冲击,也可能引发破裂。
  • 下腹部受到撞击或其他外力直接作用,也可能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的症状

  • 轻微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感到一侧下腹突然出现轻微疼痛,且破裂的毛细血管可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会被吸收,不留后遗症。
  • 严重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剧烈难忍的腹痛,伴随腹腔内出血,甚至可能引发出血性休克。
  • 出血性休克表现:大汗淋漓、头晕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应对措施

育龄女性在月经中期后一周左右时间内,若突发下腹剧痛,应高度警惕黄体破裂的可能性。建议立即就医,并由妇科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预防建议

  • 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外力冲击,尤其是在月经中期后一周左右的时间段。
  • 性生活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下腹部造成强烈冲击。
  •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卵巢黄体的异常情况。

结论

黄体破裂虽然是常见的妇科急症,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避免严重后果。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