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天健瑞儿母婴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芬芬——母婴店未来之路

  第三,大而全到小而美。我们知道今年Costco到了上海,茅台酒直接从2000多块钱的零售价卖了1400多,就导致了排队。我们肯定了解Costco他们的会员收费制,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他的产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零售的单品大概只有3500-4000个,非常少的单品数。所以未来我认为母婴店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我要一站式补齐什么产品,每个类别都有无限个选择,可能不是太现实。因为1.我们压不起那么多的货。2.我们处理那么多的供应商关系,也是很难产生比较好的互动效应。所以,未来必然要由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第四,提**品到提供综合育儿解决方案。从母婴店自身的价值和它的定位来说,母婴店可能更多的集中在产品的销售,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同行做,比如像宝宝游泳小儿推拿、产后康复等等相关的项目,我们自己也有尝试,在海南有将近不到200家门店的基础上也有尝试这些关联服务。最后会发现有一点小尴尬,就是我做了这些服务,到底定位配套我门店做,还是我自己要做这个服务项目,要让它单独盈利,这一点是我们每个店老板要想清楚的。其实比较好的关系就是,我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子项目,要让它生存的很好。今年我们也有所转变,在婴儿游泳方面用独立的团队运营这个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所以,只是加入了一个服务项目我们就认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母婴服务,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不同的团队这种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他为什么要非常好的配合门店把这个服务提供给我们门店的客户呢?其实不一定能够实现比较好的内部协同。但是对于母婴店来说,必须要把这些服务整合进自己的产品里面,成为自己产品的一部分,然后让这些服务为我们的产品销售,为我们的服务塑造更大的价值。提供综合育儿解决方案,应该是依据客户的生理周、成长周,比如从孕期到0-3岁的成长阶段,怎么依据每个月宝宝成长的情况提供对应的产品,对应的服务,对应的相关注意事项,甚至包括早教相关的方案。

  第五,由原来的先生产转换成先销售。先销售就是变成一种预售制,我的一个朋友韩都衣舍那边的朋友,很多产品是预售的,客户提前付钱,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尤其对于零售终端和生产厂家来说,大家就可以减少了很多的库存,没有了库存压力,对于商家,对于零售店,我们宁可少收一点钱,少赚一点,如果客户能够提前预购,我们是可以考虑更好的去实现一种供销的关系。

  第六,先销售到先服务。我相信绝大部分同行大家也都是有共识的,前些年我跟我的团队一样大家思维是比较直线,都认为卖产品就行了,卖产品很简单,奶粉就是打折。实际上这导致了客户对我们的品牌有很多不信赖感,或者有不安全感。所以服务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单元。怎样去提供服务,我个人认为未来可能我们要植入很多跟母婴、医疗相关的一些资源到我们的体系。

  我们以前运营了一个互联网的项目,现在也一直做的很好,叫月子帮,前期做了一个“有问题问帮主”,今天都会收到好几百条问题,客户问宝宝今天吃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情况怎么样。所以,我们不是简单的提供一个类似五星级的服务就行了,而是要提供专业的,让客户可信赖的,觉得有安全感的一些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