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护与养育考验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刻不容缓

  第三点,最终由于供需的问题造成行业里面口碑普遍不佳,对于客户来讲,我们通俗来讲就是可能也是一边骂人一边还要消费这样的服务因为可以解决他一部分刚需的问题,很多妈妈说如果照顾小孩了工作就丢下了,如果请一个保姆,或者说去工作的小孩的教育就落下了,这种服务在现在消费升级的时代里面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刚需的。

  另外行业的现状,这个行业从企业角度来讲特别的分散,全国大概有60万家的家政公司,北京有5千多家的,地级市大概1000左右,比如成村可能有1000多家这样的公司,同质化碎片化特别严重,虽然行业很大,家庭服务一年的交易额大概在5万亿级的交易额,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5万亿里面10%左右属于我们企业的收入,剩下更多是保姆或者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

  如果60万家的话,每家的收入又特别少,一年大概平均下来只有80万左右的收入,这个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现状都属于一个人一张桌子,两个电话就可以开工的状态,碎片化特别严重的状态。

  由于人少99.9%的公司没有能力投入服务研发进行更好的品质,上面我选了一个现象,总结下来,这个行业为什么需要提质扩容,因为有三大问题制约。第一个就是供给端的人员不职业,第二个服务没有标准化,第三管理无效率的问题,这是这个行业的问题。

  本身这个问题的话,对于企业来讲的话,如何能做好提质扩容,这是更多的现象,可以进一步的了解一下,目前这个行业大概都是怎么操作的,一般这个行业的一种,比如对于企业经营来讲,一般自己的定位是中介的公司,然后一般要找供给这一端,就是说类似于保姆这一端的,供给端来源是一些散客,或者社会上一些比较小的没有太多培训能力的培训公司,他的特点是说服务人员的质量不稳定,然后供给,供给人也不稳定,招募这些人之后对接客户的需求派给这些客户,对接到客户的时候完全匹配交易的过程,其实这个行业我们说是一个生活服务类的一种行业,生活服务类,本地生活服务有三要素,供给、需求跟履约。这个行业是特别重履约的行业,所有行业里面履约周期最长的,也是最重点的行业,所以这个行业对于履约周期长的行业有一个特点,有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第二个有差异化的,如何确保这个差异服务能更好的履约这样的环节。很多行业里面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单纯依赖于月嫂的人解决,我们做服务的时候,如何打造这样的差异化的服务团队,确保这个服务质量,我们也参考的月子中心的做法,月子中心的做法不仅仅是一个能给他服务,他是一个团队能给他服务,一个团队里面有医师、副产医师,比如母乳喂养指导师等等,我们虽然做上门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服务体系,我们相当于月嫂+一个团队给他提供一个服务,所以产品有差异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