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出台了有关职业技能提升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里面包括和托育有关的培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个文件里面有贫困地区的朋友要参加这样的培训的话,培训期间的生活费、交通费,国家都给予补贴,同时国家也在试点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F的试点,国务院办公厅也发了家政服务的36条,在这个36条里面有关家政服务里面把托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给予支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发布了文件,对托儿所的整个标准进行了修订,这个文件里面特别重要的是强调了儿童的安全,我们不管怎么去推进这个做,把儿童的安全始终放在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里面非常重要的位置。
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里面也把托育的问题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教育部在新增的专业里面,现在都在职业专科学校的设置里面把托育的问题加进去。
我觉得2019年在整个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方面我觉得是这些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但是我觉得这个是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逐步加以很好的落实,我们现在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话,我们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各个部门形成非常好的合力。
整个指导意见里面,这次讲的非常重要的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个讲的是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关工委在我们推进项目的过程当中,在过去一些年里面,以张思莱教授为代表的专家进行的大量的公益巡回演讲,我们要把促进婴幼儿健康养育的支持给到我们的所有的家庭,这个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这个里面,家庭因为对整个婴幼儿照护也是担负起主体责任。在这个里面我们现在也讲托育是一个补充,因为今天整个社会我觉得是存在着这样的需求的,我们怎么去满足这样的一个需求的话,而且这样的需求在最近这些年里面,我觉得大家需求都比较大,比较急迫,或者整个市场上这块存在缺陷,所以我们尽快把这块补充,所以这也是今年很多政策出台的背景。
第二个原则里面讲的是政策引导,普惠优先,整个社会在婴幼儿照护发展方面还是要有普惠的东西,让所有的孩子有机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我们基本的理念。整个在这样的文件里面,也讲到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我们怎么去推动婴幼儿的照料服务的发展,这个也是在我们的整个实践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
在城市里面,我觉得除了中高收入家庭的话,还有中低收入家庭他们的存在,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享受很高收费的服务,所以我们在整个政策设计和布局当中要考虑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