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对孩子发火,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大人们总是以为,对孩子说"我生气了""你不要再闹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生气了,他们就会变乖。其实,变乖可能只是暂时的假象。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们的伤害可不止一点点:
1、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心理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经常对其发脾气,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忧郁、内向的心理和负面的人格,长大后容易患社交恐惧症。
2、孩子容易没有安全感。吼孩子,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辱骂,等于是向孩子施加"语言暴力",逼迫他们向父母屈从,容易让他们失去自信和安全感。
3、让孩子没有被爱的感觉。孩子都喜欢温柔有耐心,每天笑容满满的父母,因为父母的笑容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反之,情绪不稳、愁容满面的脸,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被父母喜欢。
4、让孩子性格变差。都说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经常动不动就发火,孩子也会模仿,容易形成火爆、冲动的性格。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容易对其他小朋友发脾气。
想让孩子听话,先学会做温柔的爸妈
很多父母在吼孩子时,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孩子调皮或做错事情,还可能是当时自己心情、状态也不好,经孩子这么一闹,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并撒在孩子身上了。那如何破解"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呢?
1、暂时离开,让自己冷静一下
当自己被孩子惹怒时,如果实在快控制不住自己了,不如先暂时离开,让家里其他人看一下孩子,等自己心情平复后再来面对孩子。比如去阳台站几分钟、去小区附近跑一圈、去听听音乐、上上网等。
2、深呼吸,控制一下情绪
按照1、2、3吸气,再3、2、1呼气的节奏,做10次,能让烦躁的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
3、认真想想自己生气的原因
等自己情绪得到控制后,不妨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一时这么生气,并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