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戴教授强调,维生素D是钙磷代谢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补充,宝宝就非常容易出现佝偻病。研究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两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和光照不足。膳食方面,婴幼儿由于饮食结构单一,食量较小,因此单纯的食物补充是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同时,日光照射与地理条件、季节和大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增多,外加小婴儿的皮肤娇嫩,不宜进行长时间的户外阳光照射。因此,小儿佝偻病在我国发病地区广泛,患病率普遍较高,是影响1岁以内小儿健康的常见病,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佝偻病的发病率高达42.1%。因此,额外补充维生素D势在必行。
针对维生素AD补充的必要性,戴耀华教授特别提醒家长,宝宝从出生15天起应每日补充维生素AD并坚持到3岁,维生素D一般每天400-800IU是安全、有效的,维生素A是维生素D的3倍。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D的理化性质不稳定,像某些瓶装的海淘产品,由于反复开启不仅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同时也容易分解而造成剂量不足,影响预防效果,因此,有的宝宝虽然吃了维生素D但仍然发生佝偻病,戴教授表示在临床中也常常遇到。相对来说,国内的一些儿童药品更加适宜,经工艺改进并做了遮光处理的胶囊型,不仅避光,而且根据不同年龄剂量有所区别,有粉色的、绿色的,像国内医生推荐的品牌伊可新,一天吃一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