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补课一举两得
4月19日上午10时许,一位在雷州市委党校等待小孩的家长说,她很乐意送小孩参加老师的课外辅导,因为她比较忙,周末没时间照顾小孩;另外,课外辅导可以帮小孩提高成绩。
章又林说,有些家长很担心自己的小孩在学校不受重视,于是想尽办法跟老师套近乎,过去几年,有不少家长给老师送礼,雷州因此还流传的一段话—“第一排的(学生家长)送榴莲,第二排(学生家长)送花生油,第三排(学生家长)送苹果……”,这就是说,老师按家长送礼的多少来安排学生座位。
4月20日,放在雷州市委党校一楼楼梯间角落的招生报名提示牌
章又林说,现在家长送礼少了,于是把原来用于送礼的钱用来补课,“将自己小孩送到老师那里补课,既可以得到老师的重视,又可以让小孩学到一些东西,一举两得。”
4月18日晚,一位在雷州市委党校接小孩的家长证实了章又林的这种说法。她来自雷州市新城街道水店社区,有两个孙子在党校补课。她说,从家里到市委党校约5公里,接送不方便;另外,每个人每月要交450元,每年仅辅导费就要7200元,压力不小,“但不补课,又担心老师在学校刁难他们。”
官方:补课风不易刹
我不希望老师在外面补课,钱是他们赚,有事情就找我们。”谈起老师课外有偿辅导的情况,张炳抱怨说。
张炳说,作为学校领导,他不赞成也不允许在校老师到校外从事有偿辅导。“时时讲,处处讲,我特别强调校外辅导的安全问题。”张炳说,除了开会强调,学校还组织人员调查,但是,一旦学生跟老师“合谋”,就会给查处增加难度。“有时候,我们跟着补课的学生去调查取证,但学生发现后,就不去补课了。”张炳说。
另外,有些家长邀请老师到家里给小孩补课,这也很难查处。“湛江纪委有领导私下里跟我说,我抓人家(做有偿辅导),但我自己的子女也送给他们(老师)补课。”张炳说,湛江也抓很严,但不管怎么抓,一定有老师在外面补课。
“不容易刹住这种风气。”对于监管之难,雷州市教育局上述负责人也很头疼。他坚称,在雷州不存在公办学校老师在校外有偿补课的情况,但他不否认个别老师在外面补课。
该负责人认为,监管的最大困难是不好取证,特别是很难界定有偿还是无偿。“如果老师不承认收钱,家长又配合,这就很难界定。”该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说,对于民办学校教师有偿辅导的问题,更不好处理,“肯定不能补,但又不能免校长的职。”(文中雷蓉、黄勤、张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