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们疑为“集体失踪”
有着同样遭遇的并不止阿超一个人。在阿超家里,记者还见到了其他有同样遭遇的3个小伙儿,年龄都在23岁到26岁之间。阿志(化名)是邻村的小伙儿,也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一直找不到对象,经人介绍,从山东冠县的一个农村领回来一个外地新娘,但是在住了一个半月后也失踪了。“原来的手机没人接,但有时候给我发短信说没骗我,却不说自己在哪儿。”阿志说。
阿志说和他一同从冠县领回媳妇的一个小伙儿被索要了68000元彩礼,那个女孩也在几天前失踪了。“我们家那个是和阿超一个媒人介绍的,也不知道是哪儿的人,现在人也没了。”邻村一个小伙儿的母亲说,她家给了女孩70000元的彩礼。
据介绍,失踪新娘索要的彩礼都在70000元左右,虽然领回家的时间不一样,但失踪的时间大致相同,都和男方说自己家里条件不好,靠打渔为生,经常发生水灾等,索要彩礼寄给老家的父母。事后几个当事小伙儿及家人都曾找过介绍人,有的是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介绍人也说钱都已经寄回去了,要钱没有。
阿超所在村一位40多岁的村民介绍,附近村庄也有多个小伙儿有此遭遇。“介绍人有时候给你介绍的不止一个,先领来一个不好看的,彩礼也要得高,有的要十几万,有的要9万。如果你不同意,过几天再领来一个年轻点,漂亮点的,彩礼变成了7万,给人的感觉不错,结果就上当了。”阿超的叔叔说,这些新娘让人搞不清到底是哪儿的人,平常说话的时候用普通话,她们之间交流时别人却听不懂。
多地发案,警方介入调查
4月19日,记者跟着阿超的家人和另一受骗小伙儿的母亲,一起来到介绍人所在的村子。
一进介绍人的家,阿超母亲非常激动。“还钱,你们这些骗子。”阿超的母亲冲着介绍人喊。面对阿超母亲的指责,介绍人把所有的事都推在儿媳妇身上,称现在已把钱都寄给了女孩们的父母。随后,阿超的母亲又冲进里屋,介绍人的儿媳正躺在床上,面对着众人的质疑一声不吭。
事后,阿超的叔叔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也多次找过介绍人,一开始介绍人还答应如果不报警就退回50000元的彩礼,但是没几天后又变卦了,说钱没了,都已寄给女孩的父母了。“究竟钱在哪儿,现在谁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回来。”阿超的叔叔说,这些受害人也都报警了,等待着警方的处理结果。
记者从临西县公安局了解到,近期确实接到几起外地女孩拿了彩礼后失踪的报警,警方也非常重视。但警方经过调查发现,不仅临西县存在这样的案件,邻近的馆陶、临漳等县也有这样的案子,现在案件已经移交到其他各地公安部门。
新闻背后
性别比失衡积累老大男 攀比歪风抬高结婚成本
两大因素滋生农村婚姻骗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娶外地女孩回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在临西当地,农村小伙儿找不到对象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另外,因为结婚成本不断上涨,给一些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一般的彩礼在七八万,还有的十多万,这仅仅是给女方的钱,还要盖房子、办酒席、谢媒人钱,最少也得30多万,对于这些靠种地为生的老百姓来说,哪有那么多钱呀。”阿超的叔叔说,攀比是形成农村结婚成本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
“谁愿意找外地媳妇?!不了解,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好日子,还不是因为当地彩礼要的多,女孩又少。”阿志说,现在村里有房还不行,必须在县城买房子,还得有车,因为女孩少,女孩提的条件越来越高。“有车有楼,家里还有两头老黄牛”是在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有人分析,现在农村女孩少的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女孩越来越多,打工一段时间后就嫁到了城市,还有一种原因是重男轻女思想造成的农村男女比例失衡。
多年为他人介绍对象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往年年底是男女相亲的高峰期,一般介绍10对能成六七对,但是从前年开始能找到的女孩只有三四个,而且提出的条件非常高。“去年一对也没介绍成,小伙儿多姑娘少,小伙儿找对象真难。”张阿姨说,去年有个姑娘已经跟男方说好了80000元的彩礼,结果另外一个小伙儿知道了,直接把彩礼涨到100000元,女孩就跟后来的小伙儿走了。“现在不是找对象结婚,简直就是把女孩当商品卖呀!”张阿姨感叹。
正是因为农村小伙儿结婚越来越难,造成很多家庭不得不另想他法,这也给一些利用婚姻诈骗的不法分子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