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三:只要顾好学习,学校的人际关系无所谓
——好学生通常与他人相处融洽,良好关系和教育质量成正比
小豪无疑是大家眼中的“好学生”,但这并不仅仅因为他的成绩优秀,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和大家伙“关系好”。放学后到吃晚饭前这段时间,小豪经常会和自己阿姨一起,在小区空地上比赛垫排球;上个周末,他还在一家人面前兴奋地谈论这周一的校外实践活动,到时候会和哪个同学一起抓鱼;而在学校里,活泼积极的小豪也很讨老师们的喜欢。
与之相对的是像小峰这样的孩子,平时参与集体活动并不积极,有空余时间也多是独自做题或者玩耍。事实上,有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抱着“只要管牢学习,和别人关系好不好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感情的联络,而评测结果显示,大多数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和他人关系都“不错”。
缪水娟主任表示,相关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它们与学生学业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学生的成长发展都有比较高的相关性。
用数据说话 小学生比初中生更“亲近”人
调查显示,70%的三年级学生和57%的八年级学生师生关系良好;75%的三年级学生和51%的八年级学生亲子关系良好;78%的三年级学生和72%的八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良好。
调查还发现,浙江省三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明显高于八年级学生,而与以往全国大型调查数据比较,浙江省八年级学生亲子关系良好的学生比例偏低,可见小学生们要比初中学长们更“亲近”人。
浙江学生学业负担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坚教授昨天也参加了发布会,作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教授在首次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评测上出力甚多,他指出,浙江省总体学业水平显著优于国内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三年级学生中分别有98%和97%的学生达到语文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知道香港小学的这一数据也不过是80%到85%。”
谈到浙江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时,刘教授坦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浙江学生的负担不轻,但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刘教授认为,浙江学生睡眠的整体情况和作业时间都优于全国常模,但与同类地区(上海、江苏等)比较,仍位居中等水平,还是存在学生少睡眠多作业的问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此次评测的数据表明,“教师教学方式”和“亲子关系”对小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学习动力”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更为显著。“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注意从这些方面着手,这也会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刘教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