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鱼肝油事件后 还要不要给孩子补鱼肝油?

编辑:Emer

  2、但是,鱼肝油≠维生素AD

  很多人往往把维生素AD滴剂与鱼肝油混淆,其实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着名的育儿专家崔玉涛也在微博表示:“鱼肝油是过去对维生素A+D的统称,现在最好不再使用,因很多维生素D或维生素A+D并不来自鱼。”


鱼肝油≠维生素AD

  实际上,我们常说的鱼肝油属于食品的范畴,而食品中是不允许添加药物成份的,也不能宣传其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而央视曝光的商家却把本该属于药品的鱼肝油按普通食品的标准来备案,有的企业甚至移花接木,注册的鱼油产品名称却是鱼肝油,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要按食品进行备案呢?原因之一:上市门槛要远远低于药品,只需要做个简单的备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上市销售,而药品的注册审批短则三五年,多则数十年;原因之二:价格放开,可以随意定价,而药品则受政府限价的制约;原因之三:质量监管不严格,产品上市后,没有相关部门去监测有效成份是否达标,而药品每出厂一批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省市级药监部门还要定期监测和抽查药品质量。原因之四:生产环节简单,食品的生产是不需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不难想象,按食品备案的鱼肝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以及配比的合理性根本无法保证,也就谈不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了,甚至还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如何科学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

  维生素AD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在某种程度上误导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宝妈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标有国药准字,有“OTC”药品标记的产品。国家对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普通食品的管理是完全不同,药品在上市前要经过处方分析、药理毒理学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药品审评等诸多严格的程序,其间可能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才允许上市,产品上市后,还要进行批批检测,不但企业要自检,省级药监部门还要进行药品质量检测,拿到药检报告的药品才能正式上市销售。只有这样,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总之,维生素AD是宝宝健康要素中重要支柱,妈妈们在给宝宝补充时,要讲求科学的方法,注意婴幼儿合理、科学的营养配比,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小小的营养元素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