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安全岛接收弃婴多数患病 医保作用有限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四川卫视

  医保杯水车薪,实际作用有限

  徐恒认为,医疗费用高昂是家长放弃孩子的首要、也是主要原因:“就算买了医保,实际上很多费用还是报销不了。实在治不起,家长也很绝望。”

  根据政策,新生儿上户口后即可办理医保。排除尚未来得及上户办理医保就已经大病的婴儿,已经有医保的孩子,为什么也“治不起”?以广州越秀区户口的病童为例,如果看门诊,一个月最多只能报销300元;如果住院,在三甲医院最多报销起付线以上费用的65%。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为例,如果一个月的住院费用是一万元,减去起付线480元,能报销的费用最多是6188元;此外,每年报销总额还有上限,其中2014年度为22.83万元(上年度本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

  “实际能报销的数额远低于理论值。很多药不在医保目录上,住院的孩子能报销一半费用就已经很好运了。那些出院后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孩子,看门诊的报销比例就更少。此外,由于孩子病重,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必须全职照料、丧失经济能力,时间一长,基本都家徒四壁。”一位病孩家长告诉记者。

  广州市民刘女士(化名)含辛茹苦地养着两个脑瘫儿子,大的18岁,小的6岁,即使孩子第一时间买了医保,家里的开销还是沉重如山、令人窒息—小儿子治疗脑瘫门诊康复一个疗程15天(疗程越多越好),正常药费要1万多元,刘女士用的是最俭省的药,也要4000多元,因为绝大多数药品未被列入医保目录需自费,加上报销上限,“大概只能报销两三百元,有一种针,一天一针、90元一支,不在医保目录里,15天就要1350元。”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自2001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帮助过7000多名残障孤儿和贫困家庭儿童,其广州社工站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广东救助约200名重症儿童,负责人乐儿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家庭基本上举债度日,“如果医保能解决问题,家长就不会找到我们。广州的医保水平已经算高的,来寻求救助的家长中广州人不多;绝大多数是异地户籍家庭,异地治疗,能报销的比例低得可怜。”

  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选择放弃孩子。

  记者了解到,福利院的治疗经费确实相对宽裕。2012年,广州市福利院治疗费超过600万元,即便如此,福利院里身患严重疾病的孩子依然难脱困境。“像白血病等疾病,换骨髓这一类不在医保范围内、无法实施公费报销的手术,一律做不了。孩子基本上就……”福利院工作人员说。

  这种“连福利院都无能为力”的孩子,数量并不少。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在广东救助的200个重症儿童中,17个患有白血病、肿瘤,占8.5%。

  婴儿的生命权不能因没钱被剥夺

  被弃夭折婴儿母亲阿玲的律师任雅煊认为,正是因为认可设立婴儿安全岛的重要性,才代理此案。“不过,"安全岛"不应孤军奋战,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以避免更多父母把安全岛视为"弃婴岛"。”

  任雅煊说,在接触阿玲之前,她也认为婴儿安全岛的设立会导致更多孩子被抛弃。但现在改变了这个看法。“身为母亲,阿玲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她告诉我,住院以来,除了花光了孩子父亲存下的一万余元,剩下的医疗费用都是用信用卡透支支付的,目前,已经透支2万多元。他们把孩子送到"安全岛"是想求助。”任雅煊认为,很多家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时,类似婴儿安全岛的机构应该建立。很多外省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广州的安全岛,是因为当地没有这个渠道。”任雅煊说,安全岛弃婴数量增速过快是有办法解决的:“如果安全岛能联合社工组织、大病救治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设立病患婴幼儿咨询机构,可能会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有些父母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和医院沟通,也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到社会救助组织。如果这些救助组织能够提前介入或接受患儿父母咨询,很多孩子会留在父母身边。他们的生命权不能因为没钱就被剥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