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不少家政服务机构又热闹起来了。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家政服务机构,发现前来咨询登记请人的和前来找活儿干的人都不少,有市民还开出高价招人,但能够相互满意签订合同的只有3成左右。
主雇双方快速磨合的只占4成
上周五下午,在妇联巾帼家政服务中心,不少前来找工作的中年妇女聊得起劲,保姆田女士前两天刚从上一个雇主那里离开,那时距离他们签合同还只有一个星期,“老板说我做的饭菜不好吃,就打电话到服务中心要求换人,所以我又出来找事做了”。
因为饭菜不合口味而要求换保姆的人不在少数,巾帼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吴艳介绍,“还有因为卫生没达到东家要求、做事不够快、年龄太大、性格不合等原因要求换阿姨的,也有阿姨自己离职不愿干的。签订合同后,双方能够迅速磨合的不多,只占四成左右。”
保姆李女士在一雇主家也只做了半个月就辞职了,原因是这户人家的孩子老是在人前人后叫她“保姆”,她很不喜欢“保姆”这个词汇,“叫阿姨就好了,叫保姆感觉好像是佣人一样”。
因为换人频繁,我市不少家政服务中心去年将原本6个月一签的合同改成了3个月一签。
有人2个月换20多个保姆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个家政服务机构,有一个客户在两个月内连续换了20多个保姆,相当于平均3天就换一个:
第一次换人是觉得保姆卫生搞得不太干净;
第二次是因为不给保姆大门钥匙让保姆觉得不受信任因而离开;
第三次是因为和保姆性格不合说话不投机而要求换人;
第四次是因为东家要求保姆清洗整个柜子的所有衣服,保姆不愿意,没打招呼就走了;
第五次是因为保姆没有按时开始工作而被辞退;
第六次是因为保姆觉得工作地太远,做了一个星期觉得不方便,就辞职了;
……
招人难,保姆工资底价不断上涨
因为主雇双方难以快速“配对”,保姆一直是稀缺工作。在吴艳的工作笔记上,记者看到了这几年来,家政服务人员月薪底价的变化(底价是家政服务机构给出的最低月薪,东家根据阿姨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加钱)。拿“照顾完全自理老人”的保姆来举例,2011年底价是一个月1400元,到了2012年就是1500元,2013年是1600元,今年涨到了1700元。而“住家帮忙带小孩”的保姆月薪底价涨得更快,2011年是一个月1500元,2012年是1800元,2013年是2000元,吴艳透露,“因为招人难,估计今年还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