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市场遭国际品牌抢食 主攻婴幼儿乳粉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新华网

  随着第二批乳企产品推荐名单的落地,进入“国家队”的企业们均雄心勃勃地表态称将把婴幼儿乳粉作为未来的主攻业务,国内一乳企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在奶源紧缺的情况下,将奶源优先供给婴幼儿配方乳粉。然而,虽然企业们声称要多建奶源保证供应,但在业界看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短期内,加码婴幼儿乳粉的企业或将削减液态奶业务,而这部分腾出来的市场,很可能引来其他乳企及早已跃跃欲试的国际品牌抢食。

  国外乳粉品牌

  强势抢占中国市场

  虽然奶源紧缺,但国内各大乳业巨头纷纷喊出加码婴幼儿乳粉的号子,甚至有企业坦言,将奶源优先供给婴幼儿乳粉。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奶源有限的情况下,乳企们的液态奶业务难逃被缩减的命运。

  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内品牌的后起之秀及诸多国际乳液品牌却在强势发力液态奶。日前,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三环一超市看到,曾经由“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形成的“四足鼎立”局面已被打破,蒙牛、伊利、光明都没有货,销售人员称,“已经断货三四天,由于商家压货,节前可能也不会有货”。在货架较为显眼的地方,现代牧业、圣牧等品牌的液态奶几乎盘踞了“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则更是凶猛。一家乐福内,进口牛奶也随着中国春节的临近,入乡随俗地搞起了促销。来自法国的百吉福脱脂纯牛奶一升装售价14.8元,而两天前的标价却是22元。“两三天的促销活动,一天能卖出五六十盒。”促销员表示。一消费者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国外品牌,主要是认为食品安全更加有保障。据观察,目前该超市已经引进来自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鲜牛奶和酸奶产品20余款。

  记者在华联超市安贞店内看到,在常温液态奶货架上国外纯进口品牌有10种之多。并且已经有自己的独立货架售卖,铺货面积大有与国产液态奶一决高下的态势。具体品牌包括德国的德亚、甘蒂牧场、谷德堡,新西兰的纽麦福,法国的兰特、吉福,澳大利亚的德运、哈维以及美国丝乐克牌香草味牛奶、韩国的寿尔咖啡牛奶和宾格瑞草莓牛奶饮料等花式口味牛奶。

  酸奶外来品牌主要有德国的瑞德和瑞士的艾美牌发酵乳。

  巴氏杀菌奶产品由于保质期只有21天左右,储藏难度大,原装进口品牌不适宜做这一品类,因此目前新进入者大多为国产品牌,例如和润、延世牧场、新希望、现代牧业和娃哈哈的香蕉牛奶等。

  与超市相比,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进口牛奶已成为牛奶专区的“红人”。1号店相关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1号店自2011年4月自营进口牛奶销售业务,当时仅有一个品牌的3种产品,1个月仅有1个集装箱的销量,而如今,1号店出售来自29个国家70多个品牌的300多种液态奶产品。每天的销量可以达到7个集装箱。

  此外,记者从日本明治乳业官网看到,该公司于去年宣布将真爱系列奶粉暂时退出中国市场,转而加码低温牛奶和酸奶的业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