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天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采访了南京不少小学、初中校长,认为事实上南京目前的很多小升初做法和《意见》不谋而合,教育部的此次《意见》将为南京今后小升初政策的执行提供更为刚性的政策支持,预计今年以及今后的小升初择校将以更加阳光和公平的方式出现,择校热将进一步降温。
【亮点一】
学校无权考试选择学生
《意见》规定,小升初要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明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明确划片后,为每个初中确定入学对象(生源)的具体方式,允许各地根据实际采取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两种方式安排小升初升学。要求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办理入学手续。提出实行阳光招生的具体要求,强调最大限度公开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南京做法:阳光招生信息全公开
记者了解到,南京目前小升初政策基本已经按照《意见》规定执行,各区县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或者对口片区,并且公开每所初中划片范围等相关信息。“《意见》中的阳光招生要求更加明确,除了划分片区、程序时间要公开,招生结果等信息也要阳光公开,按照这个要求,今后各个初中如果想招收择校生也要公开。”
【亮点二】
“僧多粥少”将随机派位
《意见》指出,当出现学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随机派位是指采取摇号等方式随机确定初中学校录取学生。为确保随机派位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要事先告知,切实保障家长、学生的知情权。要统一实施,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小学生毕业信息登记、入学志愿征集,统一受理审核入学申请,集中公示招生录取结果。未能进入参加派位学校的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就近原则安排进入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由于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初中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南京做法:热点公办小学和初中试点空余学额摇号
记者了解到, 家长们择校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一旦对家门口的学区学校教学质量存在不满意,就会有择校的意愿。目前,南京已经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办新校”“名校托管弱校”和“名校集团化”等不同方式和策略推进“名校放大计划”,在现阶段依然不能做到教育资源完全均衡的情况下,今年南京市教育部门通过招生制度改革首次尝试合理配置生源,对一批热点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学区生以外的空余学额面向本区派位摇号,逐步抑制择校热。
今年试行电脑派位的公办热点小学和初中各为7所和5所。包括:玄武区的长江路小学、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原鼓楼区的力学小学、宁海中学分校,原下关区天妃宫小学,原白下区五老村小学、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原秦淮区小西湖小学。此外,还有江宁区的江宁区实验小学和江宁区竹山中学,溧水区的溧水区实验小学(新校区)和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各区采取“先行试点、循序渐进”的方针,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原六城区5所试点小学实行电脑派位计划数预计在300多人,平均每校近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