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抗击地中海贫血20年 爸爸被医药费吓走

编辑:anshanshan | 出处: 南方都市报

  家长抱团争取政策

  "知道孩子有地贫,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放弃,但坚持下来真的非常困难。"江苑珍经常跟阿俊说,他应该庆幸,得到很多贵人的帮助,"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地贫儿要生存下来,除了要有治疗环境,能够及时用上血,得到经济支持,还有他的上学问题要解决,这终归要靠政府。"

  以现行的医保制度,阿俊每次挂床输血的费用,去掉起付线后再报销,实际报销的比例较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江苑珍想到从医保争取优惠。她将阿俊连续几个月的医药费收据,一并拿到梅州市社保局,多次陈情,终于在去年实现一个季度累计报销一次,只计一次起付线,实际报销达到50%。

  另一方面,阿俊属于"用血大户",以往血库闹血荒的时候,医院调不到血,地贫儿用血也跟着降低标准,血色素低于60g/L才能配血,而实际上,人体正常的血色素通常在120g/L以上,低于80g/L身体已经相当难受。为了保证阿俊优先用血以及享受用血报销,江苑珍主动成为义务献血者,并向医院提出申请,将地贫儿的用血警戒线调高。随着社会对地贫的关注度提高,地贫儿血色素掉到100g/L以下的,一般都能及时输上血。

  2010年,深圳狮子会地贫项目组联系梅州红会,提议组建梅州地贫患儿家长互助会,江苑珍成为会长,组织同病相怜的家庭"抱团取暖"。与大多数同类组织一样,梅州地贫患儿家长互助会对外联动公益慈善机构和相关部门,争取获得资金帮扶和政策优惠,对内普及地贫临床治疗常识,对地贫患儿家庭进行家访,提供相应的帮助。

  婚检产检降低患儿出生率

  事实上,像阿俊这样的地贫儿,不在少数。根据官方数据,梅州地贫发病率约13.4%,正常人群中8个人就有1个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其中重型β地贫发生率约3.8/万,中间型α地贫为18.2/万,两者一年新增约200例,而重型α地贫,年出生率亦达到150例。

  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黄烁丹介绍,重型α地贫患儿也称"巴氏水肿胎",基本一出生就死亡;重型β地贫则是阿俊的这种状况,需要终生输血;中间型α地贫虽然比重型β地贫要好些,但也需终生服药。人数更多的是轻型地贫,大多数不发病,但其中仍有20%的患儿有贫血,需要早期治疗,"以梅州每年8万新生儿的基数计算,一年需要干预的新增地贫儿就超过了2000名。"

  根据广东省卫计委的数据,广东育龄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6.8%,平均6个人就有1个携带基因。夫妻双方同时携有地贫基因,单胎生出重型地贫儿的概率高达25%,轻型地贫儿的概率是50%,只有25%的机会生出完全正常的小孩。

  黄烁丹介绍,2008年5月,梅州市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方案》和《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方案》,梅州户籍人员可享免费婚检、产检(5次)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经费由医保基金支付,而产前诊断确诊胎儿缺陷需终止妊娠的,手术费用由计生经费支付。得益于地贫防控项目的干预,2013年1-9月,梅州市孕妇产前诊断为重型地贫并终止妊娠有20例;重型地贫儿出生12例,比去年同期降低45.5%;出生的中间型α地贫儿83例,比去年同期降低2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