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季孩子天价社交费 专家:家长随意就好
编辑:zhangyanjun 出处: 妈妈网
现在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儿童社交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独生子女率偏高,广东武警医院心理科主任唐记华将这种情况叫做“成长环境的先天缺陷”。对于孩子的社交,唐主任认为家长没有必要刻意去营造某个环境,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让孩子自己社交 家长不宜过分干涉

  有很多有“远见“的家长,会想彬彬父母那样早早为孩子打造社交圈。然而,过分干涉孩子的交友,其实对孩子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

  唐主任认为,宝宝的社交很重要,但是没有必要刻意去营造一个社交环境。她认为彬彬父母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很积极,也确实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但也只是让孩子多一些接触面,多开一些眼界,从而得到社交经验的积累。但真正的社交能力培养和提升,还是要靠生活来告诉宝宝。

  一个孩子从家庭,到托班,再到幼儿园,是有自己正常的生长环境。家庭的身教和言教也能帮助孩子积累社交经验,父母双方与孩子间的交流,也可以视为一种社交。宝宝在这一过程中会学会怎么与人交往。“而且故意让孩子只接触他们以为的‘上流阶层’,很容易造成宝宝的心理扭曲,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唐主任补充。

  随时随地都有社交 家长无需刻意

  唐主任认为,社交,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适合过早专门去社交。过早的去专门发展社交能力,会让孩子的心灵无法安定,心不定,情绪不稳。父母过早、过分的刻意培养,有时往往是有反效果。最常见的情况是,你越逼一个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他越是会避开,久而久之更会产生抵触的性格。所以,唐主任建议,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应该抱着轻松的心态,像彬彬只有5岁,他的人格和心智还没成型,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这时候操之过急就容易有反效果了。

  另外谈到社交,是否一定意味着要以语言交谈为主导?唐主任认为,身体的碰触,配合的默契,也是一种社交。所以,家长无须总是逼孩子开口,也不必特意训练他们在人前能夸夸其谈,只要他们能跟其他孩子正常交流,那也是社交成功。

  最后,唐主任认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宝宝社交关注点。0至3岁的宝宝,可带他多晒晒太阳,让他融入大自然集体的环境。3至4岁的宝宝,幼儿园就是他们社交的最大环境,跟老师和同伴相处的过程就是培养社交能力的过程。而到了5至6岁,孩子可能会跟同伴间出现一些矛盾,这时需要家长“出手”进行引导。总之,没有必要刻意去营造某个环境,还是顺其自然的好。给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宝宝健康成长。

 

【专家简介】

  唐记华主任广东武警医院心理科(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主任兼学术带头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全军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评审专家。从事部队官兵心理卫生工作、临床心理工作10余年,在情感、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治疗及人际互动为基础的团体心理治疗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荣立三等功两次,武警部队心理工作先进个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