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分批入队是为了树立标杆 激励所有学生进步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少鲁介绍,学校让学生分批加入少先队,主要用意是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先树立标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激励其他没入选的学生好好表现,争取下次入选,下学期三四月份所有学生都能入队。
学校一年级共有8个班344人,此次入选的人数占到50%以上,主要依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下表现、家长反馈的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和同学之间相处的表现,不和考试成绩挂钩。由班主任和代课老师综合评价,选出首批入选学生,然后发放入队申请书,并提前对学生进行少先队的认识培训。入队章程里提到入队前要做一件好事,他们也会告诉学生平时多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之所以分两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让孩子记住入队的庄严时刻,他们入队时会举行仪式,让班主任老师和代课老师给学生佩戴红领巾,如果学生太多的话,就很难保证照顾到每个学生。
专家
学校应告诉学生标准 家长应引导孩子耐挫折
陕西省心理学会主任、青少年成长全程心理咨询指导专家李豫成说,红领巾作为一种荣誉,是对学生各方面表现好的肯定。学校让学生分批入队,确实会对没入选的学生产生影响,如果学校能告诉所有学生评选少先队员的标准,并告诉那些没能入选的学生未能入选的原因,让他们知道评选是公平公正的,这样就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做法简单化、家长护短、孩子从小功利,可能会成为恶性循环。”李豫成说,家长也应该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因为孩子失落,就跟着指责学校,让孩子形成遇事先找客观理由的习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因为暂时的差距而沮丧,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继续努力得到进步。
其他学校咋做的?
大都是分批入队,有学校为防学生失落本学期全部入队
丰庆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赵文媛:我们学校分两批入队,10月13日建队日会让班级5%-10%表现好的学生先入队,这些学生由学生选举、老师推荐,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剩下的学生于六一儿童节集体入队。
钟楼小学校长马麦会:按照规定,党团组织都是有标准加入的,少先队也不例外。我觉得这和选三好学生一样,是种激励作用。我们学校一般分两批入队,元旦第一批,主要是表现较好、符合少先队要求的学生,由学生选举、老师结合平时表现选出班级50%以上的学生先入队,老师再对没能入队的学生进行激励,告诉他们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下一次做好了就能入队,等到六一儿童节时就全体入队。
庆安小学校办主任陈英:我们以前是在10月13日建队日、本学期放假前、下学期分三批次入队,后来有家长提出这样会给没入队的孩子带来失落感,学校就改成了本学期分两次全部入队,让每个孩子在过年时都能戴着红领巾光荣地告诉亲友“我是少先队员了”。
少先队和其他党团组织一样,也是有标准的,所以第一批都是表现特别优秀的孩子,这样才能引发孩子对红领巾的向往,告诉他们少先队员很光荣,第二批再让其他孩子入队。这种做法既能保持少先队的先进性,还能带给孩子荣誉感。
如何加入少先队?
申请经批准即可成为少先队员,入队前要做件好事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举行入队仪式。
目前全国约有1亿3千万名少先队员,基本包含了中国(不含港澳台)所有在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