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异地中考过渡期拟设三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将不超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广州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决议。
根据征询委员会意见,过渡期间,广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须具备广州初中三年完整学籍;此外,广州的异地中考政策“四个三”条件,将完全与省异地高考门槛衔接,符合条件所需的5个险种将减为2个。据悉,该意见仍非最终定稿,新政待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通过后正式公布。
建议方案设置3年为过渡期,即2017年开始实施。
建议过渡期间,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须具备广州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
建议过渡期间,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过渡期后,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建议随迁子女“四个三”的有关条件参照广东省异地高考方案的条件作适当调整。
焦点 1
公办普高招随迁子女限8%
解读:根据多数群众和委员代表的意见设置
据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介绍,11月27日广州异地中考公众意见征询委员会召开了首次会议,决定就广州异地中考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在公布异地中考公共征询委员会指定电子邮箱的同时,委托广州媒体收集公众意见。
截至8日,征询委员会邮箱共收到邮件2984封,而“普高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上限是设8%还是10%”则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在这近3000封邮件中,提及公办普高招收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比例的共2503封。其中,要求不超过8%的共2005封,占80.1%;而认为应设不低于10%的共449封,占17.94%。另一边,在委托媒体征集的邮件中,提出设低于8%的共664人,占75.97%,提出10%的只有140人,占16.02%。
调查结果显示,支持上限不超8%的受访者占了大多数。而这一结果也与意见征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表决结果相符:16名参会代表中,12票支持将比例设为8%,超过半数通过。由此,征询会提出:“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焦点 2
过渡期设为3年
解读:以人为本保障在读初一学生权益
“过渡期设两年还是三年”是本次征询委员会讨论的另一关键点。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征询委员会邮箱的统计意见与市内媒体收集的却截然相反:其中,征询委员会收集的意见中,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两年的共865封,占52.81%,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三年的共755封,占46.09%。而在媒体邮箱中,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两年的共91人,占17.84%;要求设置过渡期为三年的却有413人,占80.98%。
面对完全相反的意见,征询委员会采用三年过渡期的依据在哪?广州市人大代表、异地中考公众征询委员会副主任王超莹表示,委员们在分析邮件的过程中发现,征询会邮箱里支持两年过渡期的邮件内容重复较多。“讨论是否设置过渡期以及年限问题上,虽然要听取收集公众的意见,但同时会考虑实际的情况,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考量后得出结论。”她透露,在分析邮件的同时,委员们也在通过其他渠道搜集各方市民的意见,并非只根据邮件数量。
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侯静敏解析,考虑到广州异地中考的政策仍未最终出台,而本届初一的学生已经入读。为了让这批学生符合“连续三年”的门槛,因此委员会建议将过渡期设为三年,保证中考政策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