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之策
政府出手 “养老院险”年补430万元
由于风险太高,商业保险之于65岁以上老年人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老年群体在日常出行和活动期间比一般人受伤害的可能性高很多。本月初,北京市民政局宣布,启动“北京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确保老年人在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意外,可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投保没有年龄封顶,百岁老人也可以投保。市政府起“兜底”作用——为7万多名北京户籍的“低保”老人、城镇“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优抚对象及“失独”老人,统一出资投保,每人一份,总投资大约100万元,一旦出险,每人最多可赔付5万元。其他老人可以自费购买,每份15元,最多买4份,一旦出意外,最高可以得到20万元的赔偿。该保险12月16日正式办理。
而几乎同时,刚刚实施一年的“北京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首次续保,每张床位保费依然是160元,其中80%由政府买单,20%由养老院自行承担,一旦出事故,养老院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的赔偿。老人出险后有最高1.5万元的医疗费报销、2000元的抢救费报销。老人一旦身故,最高可获得12万元赔偿;一旦伤残,将按伤残程度获得伤残赔偿金;住院期间还可以得到每天100元的住院津贴;需要轮椅等还可以报销5000元的“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如果打官司,保险公司会赔偿养老院最高15万元的“律师费用”。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今年的续保工作已经结束,全市共有357家养老院缴纳了2013年度到2014年度的保费,投保养老床位近3.4万张。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今年的“养老院险”总保费53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430余万元,各家养老院自行承担不足100万元。
政策显效 医疗保险平复家属吵闹
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养老院最核心的内容是服务,没有好的服务就没有好的养老院,但是北京恒春老年公寓院长孟宪清却不这么看:“第一位是安全,安全是‘1’,其他做得再好也是‘1’后面的‘0’。”
孟宪清此前在3家养老院工作过,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求保险公司的帮助。“一个床位要200元钱,这个价格我咬咬牙认了,但是理赔的手续非常麻烦。最不能接受的是,条款规定,只有法院判定是养老院的全责,保险公司才给予赔付——每次事故都要让我上法庭当被告,我不能接受,几百个老人等着我照顾,我没这个时间,也雇不起律师。”
孟宪清说出了所有养老院院长的心声。所以,去年11月15日当市政府决定统一投保“养老院险”、80%由政府补偿时,近400家养老院的院长感觉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除了尚未开业的几家养老院外,大伙几乎齐刷刷投了保。“手续简单,每张床位也只缴32元钱。”孟宪清说,“我们150张床,政府掏了19200,自己只拿4800元。”
孟宪清办公室的墙上就贴着“养老院险”的报案电话、出险索赔程序,一抬眼就能看见。“有了保险就没了后顾之忧。但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必定出了事故意味着老人要受罪。”
位于朝阳区的某老年公寓去年底投保了责任险,目前发生过一起赔偿案例。一位86岁的老人半夜起来上厕所,在没有按铃也没有叫护士的情况下自己下床,结果不小心导致股骨颈骨折。家属来了大吵大闹,让养老院赔偿。后得知医疗费用可以走保险,事情得以平息。
“责任险鼓励出事后养老院及时救助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老院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压力。”这家养老院院长表示,“如果没有政府部门主推,一般养老院是不会买的,太贵了。”
“养老院险”并非强制保险。今年有25家养老院没有续保,工作人员对数据追踪发现,只有7家属于实际运营而未参保,主要理由是因为今年没有出险,所以不再续保。今年的“养老院险”续保率为98%。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此评价说:“养老院险让养老院敢收老人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则表示:“政府推行养老院责任险使开发者和运营方更加放心。”清华同衡养老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著名律师王建文表示:“责任险是养老院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而且只能由政府部门牵头参与,才会有效果。”而更多的专家则表示,应像推广“交强险”一样强制推广“养老院险”。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绍纯表示,北京虽然不是第一个出台“养老院险”的城市,但却是政府补贴最高、养老院自负保费最低、保障范围最广、赔付金额最高的城市。
行业调查
养老院险“赔穿了”
如果政府不带头力推,“养老院险”到底能不能靠市场的力量走下去?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提供的数据,2012年度到2013年度,北京市有349家养老院参保“养老院险”,投保床位3.45万张,总保费539万,政府补贴保费437万余元,养老院自付保费100万。保险实施一年来,出险375起,已结案126起,共赔付215万元;未结案249起,预计需要赔付330万元。预计最后实际总赔付金额将超出总保费的10%左右。拿着这一摞数据,李红兵表示:“目前看是‘赔穿’了。但是,养老院和住院老人的权益都得到了保障。”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绍纯告诉记者,“养老院险”是北京市政府首次对保险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和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分公司共同承保,分别按70%、20%和10%的比例分保。“三家分保就是为了分担风险。”
宋海英女士是“民政部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课题研究组”组长,当年她主持设计了北京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她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初预计可以打个平手,但是这个保险谁也没做过,不能科学预期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此前只有上海有这种保险,连续3年‘赔穿’,后来上调了保费,才打了个平手。”
宋海英强调说,目前下“赔穿”的结论为时尚早,大部分案件处于治疗或整理索赔单据中,至明年8月才有可能得出今年的全部数据。同时,一个险种至少要经过5年实践才可能有数据做支撑得出是赔是赚的结论。“但是,当初我们设计的就是公益险,是民生工程。”
对于349家养老院一年中出险375次这一数字到底是高是低?宋海英表示,由于此前没有类似保险,因此没有数据做比较,但是却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完善管理制度。她举例说,养老院险在上海实施第一年时出险1200余起,第二年就骤降到750起。宋海英表示,有些养老院管理制度完善,事故率低;有些有制度缺陷,事故率高。如果保费一律都是一张床一年32元,对事故率低的养老院就不公平。因此责任险设置了费率浮动机制,规定保费可以上下浮动30%。
■养老院险
2012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出台《关于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院综合责任保险”。
“老人院险”主要保障范围包括意外伤残或身故责任、法律费用、第三者责任三项。老人如果在养老院“责任范围内”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害或身故的,应由养老院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老人发生事故时,养老院支付的合理的、必要的施救费用,由保险公司负责给付。老人的亲朋在探视老人时发生意外,亦由保险公司赔付。
《意见》明确,保险费用由养老院缴纳。本市将对保险缴费按照80%给予补贴,养老服务机构负担保费的20%,今后还将适时调整补贴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