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坚强 8岁就开始照顾别人
“曾有一段时间,我对我的父母很怨恨。”
在孤儿院阿姨们的悉心照料下,两年后,党培身上的脓包逐渐消退,但却落下了终身视力模糊的症状,“党培”这个名字,也是这些阿姨们帮着起的。
8岁后,党培住进了滦县的一家孤残院,每天陪着同样是孤儿的哥哥党生、弟弟党杰一起上下学。党生双目失明,党杰年龄很小,三个人的生活一直是党培操持。
1990年夏天一次雨后,党培背着高烧的党杰,手里拽着党生去上学。突然,她脚底一滑,三人踉跄倒地,党培的两个膝盖顿时鲜血直流,三个孩子抱头痛哭。
“如果父母在身边该多好……”党培告诉记者,从小到大,虽说身边的叔叔阿姨对她都很好,但每当她看到身边的小伙伴都有父母陪伴,心里就特别难受。
党培说,她曾对父母心存怨恨,也有人开玩笑让她认欧阳占仲当爸爸,可每每说到这个话题,她就变得一言不发,心里一股子难受。“我想知道他们为啥要抛弃我?”
结婚生子后 她的怨恨转化成了想念
“或许,当初父母也有他们的苦衷。”
结婚后,党培精心地照顾着两个儿子,生怕儿子磕着碰着。“两个儿子都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党培说,儿子们天天缠着她,这让她觉得很幸福,对父母的怨恨也渐渐消失。
看着身边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娘家,党培更加思念父母了,“她晚上睡觉,经常哭着惊醒,每次都是梦到她和父母相认了……”党培的丈夫田书旺说。
3年前,党培产生了找父母的念想,田书旺曾陪着她多次到滦县火车站张贴寻人启事,但一直杳无音讯。
为了找到父母,看不清东西的党培开始摸索着学习上网打字,起初,连打一个字都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但她现在已经练习得“熟练”多了。
记者尝试着跟她在网上聊天,每打一句话,她最少也需要3分钟左右,“虽然我打字不快,但希望能通过网络找到父母。”
■心愿
回娘家探亲 如今是她最大的愿望
“我想找到他们,尽一份做儿女的孝心。”
“要是我父母都健在的话,现在也应该五六十岁了吧,希望尽快找到他们,因为越推迟,希望就越小。”党培说,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今年夏天,曾先后有两家人给她打来认亲电话,但经过核实,这两家人都不是她的亲生父母。
虽说对方不是自己的父母,但对于党培来说,她对找到父母的信心越来越足了。“回娘家探亲,本是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啊,对于我来说却成了奢望,我也想陪在爸妈身边,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近日,在朋友的帮助下,党培将自己的经历公布在了贴吧里,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党培知道,她的寻亲路或许还会很长,但她说,不论父母当初是因为什么抛弃了自己,她都不会怨恨,如今她只是想找到他们,尽一份做儿女的孝心。“爸妈,你们在哪?女儿真的很想你们……”
■第一时间有话说
@上善若水我的梦:好女儿,有一颗孝心,期望早一天与父母团聚,
@舞5life:谁都不愿意跟骨肉分离,也许他们是迫不得已吧,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是个结,加油吧!
@shj7125797:作为当时的老师和班主任,我衷心祝愿我昔日辅导教育过的孩子能早日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