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回应部分血型血液紧缺
动员亲友献血是不得已
也符合规定
对于陈波等类似事件,内江市中心血站党委书记张彦解释说,“当时是因为A型血偏少。每年都有某一个季节,或者某一个时段,出现‘偏型’,就是某种血型用得比较多,但是相对采集又比较少。”
“偏型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无法预测的。”张彦说,之所以在向泸州借调后,还要求家属献血,是因为当时血库储存量不够,调回的血需要补充储备。由于临床用血以及采血情况改善,现在血站并不存在偏型。
“动员家属献血是符合规定的。”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看到第十五条规定,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对于择期手术必须家属献血才能输血的情况,张彦说:“这是不得已采取的办法。”当血液非常紧张时,有献来的血当然倾向急诊手术,如果是择期手术,就给医院限定发血,医院不够就只有动员家属参加献血,献血后就能优先供应。
张彦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要输血先献血的规定并不存在着进行或者取消,如果出现“偏型”等血液紧张的情况时,择期手术依然需要家属去献血。
目前,内江市中心血站需要向全市70多家医疗机构供血。今日上午,位于内江市人民公园门口的市中区献血屋开始运行,至此,内江市5个区县的献血屋已经陆续建立,方便市民献血。
别等到需要时
才意识到“血荒”无情
前不久采访一位年轻护士,她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累计献血六千余毫升。最初献血,她是因为《献血法》规定对献血者及家人用血有优惠,后来,当亲眼见证自己的血液流入他人体内后,她坚定了一生献血的信念。
每当有大灾大难发生时,献血成了人们奉献爱心最直接、动人的形式。当事件淡去后,曾经排起长龙的献血屋也归于平静,逐渐被人遗忘。
直到有一天,“缺血”的情况出现在我们身边时,才开始思考,平时是不是少做了一件事情,“血到用时方恨少”。
当我在血站采访时,看到工作人员在相互抽血的画面,觉得有些心酸。
溪流融入大海,从此就有了永不干涸的生命;血液捐助他人,从此就系上了传递爱心的纽带。“缺血”问题,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得到根本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