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专座赶下车道德暴力?

编辑:anshanshan

  雷泓霈

  反对

  权利和道德要分开

  不让专座是乘客文明素质欠缺的表现,也是一种道德情操不高尚的表现,应该受到社会和道德的谴责。不过,笔者认为,不让专座就“赶下车”,道德太暴力。

  因为,文明是个体的内在的品质要求和行为体现,个体不具备相应的文明道德素质,社会要引导和培养,甚至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谴责。但是,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形成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急不得。不能因为有人不道德、不文明,就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倒逼其“大快好上”做道德人和文明人。

  同时,在道德问题上,必须厘清一个是非曲直:谁也没有权力强迫他人必须道德和做一个道德的人,更没有权力说“谁不道德就赶下车”。因为,乘坐公共交通车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其不道德就剥夺其乘坐公交车的权利。

  事实上,在文明社会,对待公民,不论是文明人,还是不文明人,不论是积极让座的乘客,还是拒绝让座的乘客,都要合理合法地劝诫,不能赌气,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极端”做法,鼓动大家生硬的对待不道德的人,鼓励一群剥夺另一群人的权利。这样可能激化矛盾,也不是治理公共空间的办法,对社会和谐没有好处,遑论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而作为权利,必须恪守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底线和责任。比如,出台管理办法,凡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就罔顾公民的基本权利,甚至罔顾要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也不能不顾公众反对,强硬地制定有违公民权利的社会规则,且把规则的执行方式交给非法定义务人,这将会成为制造麻烦和困难的源头。

  强迫他人道德,谁不道德就利用权力施以惩罚,迫使对方道德起来,把道德变成了一种“强迫症”,不仅强扭的瓜不甜,同时,也有些操之过急,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而且,还彻底扭曲了道德,并给道德涂抹上一层功利色彩,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