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袋装奶缺货 物价部门分析奶价还要涨
受今夏乳品企业奶源偏紧、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9月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市场出现低价牛奶供应偏紧的局面。近期,物价部门在南京、淮安市场巡查发现,超市袋装牛奶缺货仍然明显。记者昨日傍晚走访了河西的两家大型超市也发现,其中一家超市完全没有生鲜的袋装奶销售,另一家超市只有本地的卫岗袋装奶。在淮安,当地物价部门反映袋装纯牛奶难觅踪影,市场销售的袋装牛奶主要为麦香早餐奶及草莓、核桃口味的奶饮品;在苏果超市,蒙牛和伊利的袋装牛奶已断货几周。南京市区调查的20家大型超市中在售的袋装牛奶,基本以地产品牌卫岗为主,光明、伊利、蒙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断货现象。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第3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每公斤平均价格3.80元,比上月同期上涨2.7%,同比上涨14.8%。“在原料奶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预计后期液态奶价格将有所上涨。”物价部门在市场预测中这样分析。
受新旅游法影响 10月旅行社收费同比涨1成多
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旅游法还带来了长线旅游尤其是出境游价格的大幅上涨。据统计部门通报,10月江苏旅行社收费同比平均上涨12.1%。在全省各地,旅行社团费都涨了:镇江市国内旅游价格普遍上涨25%-60%,出境游价格普遍涨幅50%-100%,东南亚旅游涨幅均在100%以上,欧洲团、美加团、澳新团等旅游线路报价平均增长2000-3000元;扬州市国庆期间国内长线游同比上涨20-30%。与此同时,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出游人数同比下降三成,特别是出境团,据淮安最大的出境游旅行社师苑国际旅行社反映,国庆期间出境旅行团“零出团”; 盐城、连云港、常州各家旅行社的出游人数同比都下降了30%左右。
物价越涨钱越不值钱 专家:1000元8年缩水424元
为什么菜价一年能惊人地上涨接近4成?为什么牛羊肉一年接着一年地上涨?为什么过去菜场门口10块钱一大把的小野菊现在缩水一半?为什么过去千八百元就能买件像样的衣服现在动辄好几千?“不涨才奇怪,”物价部门一位长期从事市场监测分析的专业人士对记者直言:“钱不值钱了。” 近日,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兰纪平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谈人民币购买力和汇率的关系》中,以大米价格(2005年1.90元/斤,2008年3.30元/斤)为例计算得出:2013年1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2005年的576元,8年时间缩水424元。“所以单独地分析某一两样商品涨价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天不涨明天也要涨,什么东西今年便宜了,明年肯定要创一个新高。”物价部门认为,接近年底,以食品为首的涨价主力军估计还要发力,11、12月的物价水平可能还会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