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刚才给某报写了一个关于“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的评论,然后华丽丽的就把“诺贝尔奖”敲成“奥斯卡奖”了……从国人心态来看大概这两个奖差不多,加上奥运金牌,是为三大强国证明书。
@河南日报评论员盛大林:这让俺想起20年前的“健力宝少年足球队”,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杰出的人才绝不是“定向培养”出来的,这种机制本身就不公平。政府所应该做的是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保障自由、保护竞争,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
@独立评论人老徐时评:培养人才也要搞运动了。国家开始搞“万人计划”遴选100名人才要去冲击诺贝尔奖,国家每人给予100万元用于自主研究。在当前科研教育存在严重腐败的情况下,这100万不知道又会落入谁的腰包?其实保障言论学术自由和大学的独立性,比这种万人计划更实际。有网友说还是先遴选出11人,弄一支像样的国足吧!
@中青报曹林:中央选百名冲击诺贝尔奖人才,这是好事,但别把诺贝尔奖当奥运金牌那样搞。
@专栏作家连鹏:媒体报道说,“万人计划”获中央高度重视,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人才。充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关乎国家未来,必须支持。但是,搞成培养奥运冠军那样的“举国体制”是不是功利心太强?给人才特殊支持重要,但更重要是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独立性,否则中国的科研和学术界只会越加官僚化、行政化和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