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一是敬请好事者不要借渲染“名校”之名,行推销自己之实。……二是寄语家长与学生不要过分迷信“名校”。……三是希望办学者不要热衷于这种攀比文化,更不要因为入选所谓的“500强”而沾沾自喜。
——《中国教育报》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中国人以及那些带有“中国思维”的国际友人,为何热衷于给中国的大中小学量身定制各种各样的排行榜?这其中,固然有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点恐怕还在于,当下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一元化--即分数为王、“重点率第一”。
——《齐鲁网》
虽然榜单的发布方大多声称权威、公正、客观,没有人情、公关等因素。但事实上,各种榜单都“绑着”各方利益,有榜单制作方的利益,有上榜企事业单位甚至地方政府利益。另外,中国本身就是个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榜单都参杂着各种人情、公关因素。
——《荆楚网》
因为缺乏公信力、缺乏合理的调查方式、缺乏严谨的调查作风,“中国研究中心”网站的调查结果也没什么可信度,因此,也就别把“中国小学500强”太当回事。
——《包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