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学校声音】
“我们不知道排名的依据是什么。” ,“没什么值得欢喜的,我们也不会去宣传它”。
——榜单上排名80名的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校长梁建华
梁建华表示,学校不了解排名的标准和意图,也不知道评比的数据信息从何而来。如果一定要探讨入围的原因,梁校长认为,这可能是与民主路小学的历史积淀和底蕴有关,这是一所“强文化”的学校,58年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有自己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但是否入围,并不代表学校办得怎么样,在全国范围内,办得好的学校太多了,即便在南宁市,也有不少很不错的学校没有入围。
“有学生出国就说明学校优秀吗?”“还有学生在其他国外名校留学,他们没跟踪到呢。”
——南宁市一所“入围”学校负责人
该负责人直言,这类排名“有点雷人”。得知排名后,她的第一感觉是“莫名惊讶”,然后觉得有些好笑:排名的其中一个标准是留学率,而且只是限定的几所国外名校。这位小学负责人说,如果评比标准科学,各学校上报详实的材料,再经过专家组评估,评比结果才令人信服,但学校根本没上报任何材料,也没有任何专家来进行评估。
【教育局声音】
“外国对中国的教育了解多少?尤其是中国的小学教育。可能他们只知道广西有南宁和桂林。”
——柳州市一城区教育局的负责人
桂林的小学各有特点,各有特长,教育部门不会、也没办法给学校排名。排名的标准之一“升学率”,这显然是缺乏法律依据和科学依据。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规定小升初不能考试,应到地段内的中学就读,这样“何来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
——桂林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