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家长建“在家上学联盟”让娃在家上学

编辑:xiangmengjie | 出处: 腾讯

  课程:家长设计 国学为主兼英数

  每周一到周五,在白云区同德公园里,一对母女坐在公园一角,小声地朗读,从9:00到11:30,每天两个半小时,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这是广州“在家上学”中的一员。逃避体制内学校的重复枯燥,以及激烈的升学压力,广州有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家长自己教孩子。目前,广州“在家上学联盟”里已有400多名成员,不过初步统计发现,大多数家长都只是在观望,真正实施“在家上学”的约占1/10。有家长坦言,只因不希望子女重复灌输模式,避免过早的竞争抹杀了孩子纯真的天性,只好去摸索一条能保护孩子天性的教育之路。


广州家长建“在家上学联盟”(资料图)

  6岁的小萱本应上一年级,她却没有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而是在妈妈的教导下,按照妈妈制定的计划学习。

  “因为孩子还小,每天的状态都不一样,好的时候就多教点,不好的时候不如让她多玩点,这样效率还高。”小萱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天上午必然会教语文,现在以国学为主,10分钟英语,一个小时数学,一共大概2个半小时,剩下的时间玩;下午练字,现在字也写得不多,因为才开始不想让她觉得太难。“我打算从明年开始,让孩子去少年宫学一门乐器,慢慢培养她的其他兴趣爱好。”

  小萱的课本并没有跟目前体制内小学的课堂同步,小萱妈妈为女儿选择了一些国学教材,以及部分以口语为主的英语绘本教材。

  而家住番禺的邱先生则是一个早教派,儿子今年读三年级,他选择半天在学校,半天在家的教育方式。邱先生告诉记者,小孩基本没上过幼儿园,他本人是一名“全职爸爸”,在家教导孩子。在儿子3岁10个月的时候,已经背完小学1-6年级课本的唐诗宋词,认字和拼音不成问题,数学教到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至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单词,基本已掌握。课外书籍则读了《论语》,儿子已将第一篇的“学而第一”背完。正在上三年级的孩子,目前已开始着手准备小升初的试题练习。

  邱先生的看法是,既然孩子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如此高,就没必要让他在学校里浪费时间,学校的教学进度太慢了,会耽误孩子。

  初衷:体制内学校教学太呆板

  试水在家上学,并不是小萱妈妈一开始的初衷。有两个女儿的她,原本也跟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为孩子找个好学校和好老师。虽然并非本地户籍,但是大女儿的求学路还算比较顺利,交了四万元捐资助学费后,读上了一所公办小学。但这公办小学的教育并不能令小萱妈妈满意,甚至还有点忧虑。

  有一天,大女儿回来,很小心地问:一滴血能染多大一块布?小萱妈妈马上纠正她说:你胡说什么呀?布是用染料来染的,不是用血。然后女儿就不吭声了。“我发现自己的态度有点粗暴,就引导女儿说:你平时磕破了膝盖后,流了血,然后会结痂,结的痂有多大就证明一滴血能染多大一块布。”小萱妈妈说,谁知女儿听完十分惊讶,“天啊,一滴血只能染那么小一块布啊?那我们学校有900多学生,每人一条红领巾,而且学校升旗台还有一面大大的五星红旗,那得用多少血才能染成啊?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和红旗都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这样的学校教育太呆板了,其实在小学阶段,小孩子学习知识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我觉得学校未必能很负责地做到这一点。”小萱妈妈从大女儿反馈回来的学校教育情况,坚定了让小女儿在家上学的决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