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何梦鸽在庭审前才公布信息。兰和的解释是,梦鸽一直相信通过司法解决问题,但直到第一次庭前会议,她才发现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的结论并未改变。与此同时,梦鸽要求法院公开审理L案。兰和承认,此举更多“是一种意见的表达”。
这位母亲的努力不止于此。此后,她还曾随同助理到公安部信访办递交控告材料。开庭之际,她又公布了给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8个问题:3月就曾向警方提出过酒吧人员涉嫌组织卖淫和敲诈勒索,至今没有回音;L遭受疲劳审讯,引供诱供;受害人杨某多处作假;等等……作为被害人的代理律师,田参军最早是在网上看到这一切的。因为对方的做法“对舆论的冲击力非常大”,一场律师之间的论战随之拉开。对方律师宣布无罪辩护后,田参军同样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被害人杨某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行政秘书,与酒吧没有雇佣关系。
田参军后来承认,在“处女”等问题上,杨某也曾对他隐瞒信息。这让他的辩护工作一度被动。不过,他觉得,这样的隐瞒是女孩出于自我保护,并不影响案情定性。
对于这场论战,他觉得在当下的司法环境下有着“进步意义”:“一个民主的社会、多元的社会,只有一种声音是很可怕的。只是这个案子是非黑白太清楚了,你很难把它颠倒过来。” 不过他也在声明中写道:本案“本该远离舆论的漩涡,回归正常的司法渠道”。
类似的诉求也出现在论战对手律师兰和的微博上。不过,律师间的论战最终仍然走向一场娱乐化的对垒。舆论场里,兰和成了众矢之的,他的每次发言都会引起网友的谩骂。另一边,也有人翻出田参军此前“因年龄出现4个版本而被北大取消学籍”的信息。
这场口水仗最终以“被害人精神状况欠佳无法出庭”、“被害方律师宣布庭审阶段不再发言”作为终结。田参军觉得,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论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名利场
一场论战偃旗息鼓,另一场论战却在庭内外酝酿。庭审过后,田参军突然发现,L方论战的对象,已经转向为同案疑犯大魏辩护的律师李在珂。
这位公安出身的律师,在庭审第一天对媒体宣称“该案有嫖娼的成分,也有强奸的成分”;而此前他还曾放出“L自认武功第一”的言论——这些都引起梦鸽的不满。
也正是庭审的第一天,他所代理的被告人大魏当庭供述,L在车上打了杨某耳光。
李在珂第二天的辩护词也基于此。他后来对记者说:“我的辩护词最经典、最震撼的几句话就是:‘我认为,本案是由一起普通卖淫嫖娼案件演变而成的强奸犯罪案件。以张某离开人济山庄地下车库为节点,随着有人扇向被害人的第一个耳光,本案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嫖娼变成了强奸。’我这个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几句话就把案件点清……”——只是“点清案情”的“第一个耳光”正指向少年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