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曾写信谈同伙:用真诚表达了对他们的忠义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腾讯

  如今很少有人不知道少年L是谁。这位曾因打人事件而被外界熟知的少年,又站在了一起“轮奸案”的被告席上。

  8月28日,海淀区人民法院,庭审的第一天,法庭内传出第一条信息正是关于少年L。他拒绝认罪,他解释案发的那一天:喝多了、睡着了,未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

  法庭外的媒体早已知晓,这一天,他的母亲梦鸽出席庭审,而同为歌唱家、军人的父亲李双江仍旧保持低调。

  似乎从没有哪起不公开审理案件的案情被如此公开。法院门口,记者们架起摄像机,庭内消息即时被发上门户网站娱乐版头条。

  从案发到庭审,在这座挂着国徽的建筑之外,一场场法庭外的较量也陆续上演。

  舆论场

  骄横、霸道、目无法纪……少年L被赋予的一切形容词,都足以引爆公众对“星二代”、“军二代”的不满情绪。

  法庭外,一对自称是L家“大院邻居”的母子开车赶到现场,痛诉L的劣迹。从2012年打人事件开始,在媒体的描绘里,这个著名艺术家之子成了“恶少”的代表。

  外媒在报道的标题里直接用了惹眼的4个字——“将军之子”。美国《赫芬顿邮报》更是直接将此事贴上了“丑闻”的标签。

  人们总喜欢寻找事件与事件间的联系。L案开审的两天前,解放军总政治部刚刚下发《关于规范大型文艺演出、加强文艺队伍教育管理的规定》。其中提及“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不得称将军或文职将军,自觉净化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这一消息随即被门户网站做成了L案的新闻链接。

  根据李家法律顾问兰和的说法:事发时,李双江一家正在海南度春节。那时候L刚刚结束劳动教养不久,他没有表现出逆反情绪,反而懂事了很多。那一天,少年L接到朋友大魏电话,说自己长春的表弟来北京探亲,希望一起聚聚。L后来在给母亲梦鸽的信中写道,“我的真诚是表达了我对他们的这份忠义。”

  于是他一个人坐飞机专程返回北京。最终又与大魏、小魏、张某和成年人王某一起进入了涉案的酒吧。

  案发第三日,一位自称为“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编辑”的网友最先爆出少年L等五人“涉嫌轮奸被捕”。随后警方并未对L的真实姓名予以否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