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1瓶相当10块方糖 清肠道功能受质疑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新浪


  专家都看不懂的产品宣传

  “欢迎您品尝下我们的产品,它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对您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在记者走访的超市中,多家乳酸菌饮料的导购都在向消费者进行着宣传推广。

  在众多的乳酸菌产品外包装上,法治周末记者也发现,各大品牌纷纷打出了五花八门的“概念”,有“活力C菌”、“植物乳杆菌”等众多品类。比如蒙牛优益C活性乳酸菌酸奶、伊利畅轻A+BB复活益生菌优酪乳等宣传,着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现在买这种饮料早就不看成分说明了。”一位消费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上面写得那么复杂,看也不懂,所以要么听宣传,要么选品牌。”

  在相关专家看来,这样的厂家产品包装宣传并不利于消费者进行正确的选择。

  王丁棉认为,像伊利、蒙牛宣传的以英文字母为代称的菌种,其实就是在玩手法。

  他表示,由于其菌种名字很长,于是他们就用英文字母代表的缩写来表示,但这个菌种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只有企业自己清楚,甚至连搞研究的专家都看不懂,更别说消费者了。

  此外,记者还关注到,对于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活菌数量,目前在标注上也并不统一,有的标注为“300亿活性乳酸菌”,有的是“出厂时3×10^8CFU/ml”,还有的是“乳酸菌活菌数≥3×10^8CFU/ml”等。

  这在王丁棉看来是一个亟待规范的领域,乳酸菌活菌量标识最好由国家统一规范到百分比的形式,而且要将其与产品的保质期挂钩。

  王丁棉还告诉记者,乳酸菌饮料需要进行低温保存,以降低其中乳酸菌的衰亡速度,而现在有的厂家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却是“冷藏最佳”,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提醒信息。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流通和销售环节中,乳酸菌饮料因此没有被放入适当的保存环境,从而导致其活性菌数量大幅下降。因此,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性行为。”王丁棉说。而更让他气愤的是,有些厂家的产品明明是死菌,厂家却还将其标注为活性菌,这种行为更加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