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PC端差异并不明显的母婴网站,在移动端出现如此惊人的数据差别?笔者认为有如下两大因素造成。
移动互联网特质更适合社区App
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本质是碎片化时间参与和实时交互信息。从这两大特质来看,以社区论坛形式承载的妈妈用户实时互动,以其发帖便利性、信息获取即时性、多样性和个体精准性,得到了更多妈妈用户的青睐。而母婴知识库查询和推送机制的Apps,则更多呈现出统一适用性,对于个体用户的需求往往不能精准细化。
Apps日活拼的是“性格”
笔者认为,工具类亲子Apps的易复制性,是资讯派的致命伤。坊间大量涌现的同质化Apps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蚕食着资讯派母婴网站的移动用户量,使得工具类亲子Apps用户推广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相比之下,平台类的亲子社区Apps更多呈现了有血有肉的用户“烟火气息“,论坛上的每一个及时的帮助,温暖的关怀,甚至基于育儿观念的碰撞和争执,最终都会形成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在这个文化氛围中,不同的社区编辑会引领出不同的社区性格,而不同的用户群体也会随着ID的进进出出而大浪淘沙,形成社区用户的集体意识形态。Apps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往往是由Apps本身的“性格”来主导呈现的。
妈妈圈的用户量爆发增长中不难发现,妈妈网凭借9年的互联网社区运营经验和强大PC互联网用户黏性,在发力移动互联网时优势凸显、对于用户群体的细分以及社交属性需求、在人机交互和社交需求等用户体验上有着准确的把握。更由于妈妈网战略股东之一腾讯开放Qzone应用平台的推广支持,其移动客户端下载量和用户活跃度大幅优势领跑亲子类Apps也就成为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