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毕节5男童在垃圾箱取暖窒息而亡,到河南兰考7名孤儿命丧火海,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在不断考问着我国现行儿童权利法律保障体系。
“中国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就像一口破锅,到处都是洞,一次次触碰底线。法律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缺乏顶层设计。虽然我们现在有一些儿童福利保障措施,但它们像散落的珍珠,缺少一根线把它串起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娟说。
张文娟解释说,这根“线”就是机制,这套儿童福利保护机制应该包括对高风险家庭的动态监测机制、对侵犯儿童权利行为的发现举报机制,以及举报后的回应机制等内容。“当然,最理想还是出台一部《儿童福利法》,以实现对儿童权利保护的顶层设计。”
《儿童福利法》立法难度大
呼吁《儿童福利法》出台的不止张文娟一人。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等30位代表递交的一份提案就是《儿童福利法》,提案长达3万多字。
在提案中,周洪宇指出当前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因为缺乏基础儿童福利制度,在家庭养育儿童遇到困惑或困难时,他们无法得到国家的指导和帮助;在监护人严重违反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时,国家也没有及时、有效干预。
周洪宇表示,由于现有的儿童法律效力级别低,法规内容中的福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加上政策杂乱、部门分割严重,现在还很难说形成了基础儿童福利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儿童问题,保护儿童权益,制定《儿童福利法》已刻不容缓。”周洪宇说。
张文娟表示,许多国家细致的制度设计都给了我们参照的样本,可以从某些具体问题入手,一个一个地梳理规范。
“制定《儿童福利法》,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上的问题。”张文娟说。而且,理念上一定要明确,儿童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也是国家的,国家要有责任。我们必须在政府和家庭之间对儿童健康成长进行科学的权利义务配置,这是框架的基础。
其次,要建立有利于儿童最大利益实现的跨部门无缝衔接机制。再一个就是要理顺儿童家庭权利保障的早期发现,跟行政干预、司法干预的对接机制。同时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保障的无障碍对接。“总之,一定要有某种机制,能够让社会有效参与,而且,社会参与也是一个公民意识提升的过程。”张文娟说。
但同时,张文娟也清醒地知道,目前推动《儿童福利法》立法难度较大,还需要等待。最现实的策略是先推动国务院出台一个行政法规。通过这样一个条例,先建立起对儿童保护的机制平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