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80后继母虐待5岁女童致7次受伤入院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应建立防虐童报告制度
“现实情况下即使有邻居等发现或知情,也并没有去报警。”法官认为,我国在防止虐待儿童方面缺乏“强制报告”的相关法律规定,应借鉴国外保护儿童的有益做法,探索建立我国的防止虐童“强制报告”制度。
通过法律规定有关知情人及对儿童有监管责任的人员或组织有“强制报告”的义务,对于知情不报者,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儿童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幼儿园、学校等机构和人员应将发现的家庭内的虐童事件及时反映,通过对孩子父母沟通改善教育方式。
【追访2】
Q:为何没建立“强制报告”制度?
A:专家 虐童举报尚无专业受理机构
为何如今没有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困境究竟在哪儿?昨天,长期进行青少年保护工作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娟表示,目前问题的根源是要解决配套的受理机构,解决受害儿童安置问题。
发现后举报给谁成难题
“让被虐待的孩子自己去搜集证据状告父母?”张文娟说,虐待罪是自诉案件,除非重伤或死亡,否则公权力难以介入。
她说,家庭是相对隐私的空间,若公权力介入不进去,容易导致虐童成为隐性案件,不易被发现。而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则包括明确举报主体是谁?什么情况下应当举报?不举报有什么后果?举报给谁?谁来处理?
“目前,举报给谁是最大的问题。”张文娟解释,如果没有一个相应的受理机构,没有儿童保护机构,民众冒着风险举报,希望改变孩子处境,但举报流程建不起来,举报便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