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80后继母虐待5岁女童致7次受伤入院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检方曾变更诉讼请求
本案起诉时,公诉机关曾变更诉讼请求,由认为蔡亚珊涉嫌犯故意伤害罪,改为涉嫌犯虐待罪。但开庭中,被害人代理人则认为,蔡亚珊应该构成故意伤害罪。
对此,承办法官表示,虐待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采用打骂、不给吃饭等手段,意图从精神上摧残、折磨被害人,故意发泄心中怨气。本案中的蔡亚珊因家庭矛盾,把孩子当做发泄工具,采取殴打等方式对莹莹造成精神、肉体上肆意伤害,并造成重伤的后果,其行为更符合虐待罪的构成要件。
法官表示,从医学角度说,不能确定被害人身上的伤是什么时候造成的,是长期累积造成的后果,更符合虐待罪的法律要件。故法院未采纳莹莹诉讼代理人关于蔡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意见。
【追访1】
Q:如何防止儿童被虐待?
A:法官 应建立防止虐童“强制报告”制度
近段时间,关于儿童被性侵、虐待的事件频频见诸媒体,20天内连发8起幼女性侵案等报道更是将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昨天,朝阳法院披露对此类案件调研结果,建议建立防止虐童“强制报告”制度。
知情不报致虐童难发现
法官调研相关刑事案件发现,虐童案有三大特点:一是儿童在受到家庭的虐待后不敢吭声、投诉。即使有邻居、老师、同学、亲戚、医生等知情人发现或知道儿童受到虐待,但也因各种因素未举报或报警,导致虐童案难以发现。二是家庭和社会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知情人也存在‘别人家的事不要管’的不正确心态,导致儿童成了最后受害者。”法官说,此外,虐童案往往发生在单亲、离异重组等结构不稳定家庭。
法官介绍,我国现阶段相关法律对儿童权益保护的规定,原则性明显,缺乏具体规定,导致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真空。正因保护体系的缺失,家庭内的虐童事件才一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