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身份模糊 功能遭质疑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食品、药品、保健品

  胶原蛋白定位模糊

  来自日信证券的一份研报称,未来国内胶原蛋白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20%,依据成熟国家的增长比例,2015年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东宝生物中研普华《2011年中国生物胶原蛋白市场分析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胶原蛋白消费约1万吨,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有望提升到2万吨。

  需求市场持续的增速,使得近年来胶原蛋白保健品市场逐渐升温,其“美容靓肤”的宣传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企业也加入到这个新兴市场。东宝生物、贵州百灵、同仁堂、汤臣倍健等上市公司也加入了生产胶原蛋白产品的行列。

  在采访中发现,这几家公司都提到了胶原蛋白产品是作为食品生产上市的,并非药品,甚至都不是保健品,这和消费者的认识上存在偏差。食品销售只需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就行,而保健品则要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

  东宝生物事务代表表示,“我就是跟您说,我们的胶原蛋白产品是安全可靠的,而且有QS证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有食品安全许可证,都属于符合标准的产品。有没有效果,这个说法可能是一开始从‘烧伤超人’微博上看出来的,它是学术上的争议,我们也不好说观点是对是错,但是我们合作的专家都认为,在国外看或者在国内看,这都是比较有效果的。”

  东方海洋事务代表也明确向记者表示,该公司的胶原蛋白产品定位是食品而非保健品。而对产品的功效,东方海洋事务代表说:“这就是个体差异。因为从我们公司,我接触的朋友圈,用过的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而且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果。毕竟它不是一个药,他是一个食字号的东西,我们不能承诺它就能治什么病,只能算是对人体综合提高免疫力的食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