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身份模糊 功能遭质疑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面对目前对胶原蛋白的质疑和资本市场的强烈震动,东方海洋等5家A股以胶原蛋白概念为主的公司集体反驳,称质疑没有根据。东方海洋集团副总于春松接受采访时称,对胶原蛋白产品的质疑没有根据。公司的胶原蛋白产品起步较晚,目前年销售额在3000万左右,被公司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之一,此次胶原蛋白产品被舆论质疑,将对公司产生影响,公司会考虑公开回应此事。此外,东方海洋证券事务代表在接受《经济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功效是因人而异的,公司今年的广告已经全面铺开,后续的推广和销售计划不会受到影响。

  东宝生物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公司胶原蛋白产品安全可靠,产品都通过了相关的食品认证,并有专家观点支持胶原蛋白对人体有益。东宝生物的董秘刘芳则表示,公司产品“安全可靠”,不知道对胶原蛋白的质疑依据何在。胶原蛋白产品是公司未来主要增长点,公司会继续加大对产品推广的投入。

  利润巨大

  引厂家竞相上马

  据媒体揭露,之所以这么多企业对胶原蛋白产品趋之若鹜,是因为其高额的利润,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透露,市场上胶原蛋白产品功效多为炒作,低成本是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胶原蛋白原料成本约为80元/公斤,加工成成品后可以卖到每公斤1700元。这意味着胶原蛋白生产能获得巨额暴利。即便胶原蛋白产品遭遇了强烈的质疑,因为其高额回报,诸多生产企业也不会放弃该市场的扩张步伐,东宝生物称不会因此质疑的声音而停止7月份1000吨胶原蛋白产品的步伐,贵州百灵也称其公司产品不会受任何影响。

  贵州百灵则预测公司胶原蛋白饮料年销售收入将达13.8亿元,利润率32.85%。东方海洋也曾表示:“2012年公司胶原蛋白产品销售额约为3000万元,利润率是很高的,因为使用自己的原料,公司只需一些技术上的投入。”

  青海明胶事业部总经理王洪敏告诉记者:胶原蛋白其实并不神秘,“理论上说,明胶和胶原蛋白是同一类东西,都是从动物的皮、骨骼、鱼鳞等东西中提取。”但胶原蛋白的附加值却要远远高于明胶产品。据记者了解,东宝生物的“圆素”牌胶原蛋白就是骨胶原,同仁堂生产的“总统”牌胶原蛋白质粉,用的则是红鲷鱼的鱼鳞。东阿阿胶为驴皮胶,主打传统工艺概念。东宝生物自称原料为牛骨。而东方海洋、贵州百灵和汤臣倍健的原料则来自鱼皮,其中贵州百灵自称使用的是“阿拉斯加海域鳕鱼皮胶原蛋白”、汤臣倍健自称使用的是“法国进口的深海鱼胶原蛋白”、东方海洋未做明确说明。根据东宝生物公司2011年的年报披露,明胶产品的毛利率只有 23%,而胶原蛋白高达60%。值得注意的是,生产1吨胶原蛋白只需要1.18吨左右明胶,转化率高达85%。4—5万元/吨的明胶产品经过转化变为胶原蛋白,其价格就高达十几甚至二十几万元。

  记者从5家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查阅到,东阿阿胶的阿胶及系列产品毛利率达到71.04%,汤臣倍健粉剂毛利率达到54.56%(胶原蛋白粉)、片剂毛利率达到71.75%(胶原蛋白片),东宝生物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毛利率32.89%,贵州百灵和东方海洋不详。以毛利率54.56%的汤臣倍健胶原蛋白粉为例,该产品标价为358元,在产品标示中注明3克每袋的胶原蛋白粉中,胶原蛋白占2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