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生透露,因为原生料的价格浮动比较大,而“二料”则会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所以他一直都是包工不包料,自然也无法控制客户使用哪种原料。

山林中随处可见一堆一堆的医疗垃圾。
据在澄海经营塑料原生料生意的林先生透露,不需要出口检测的玩具产品,基本上都会使用“二料”,反之则要用原生料或档次较高的“二料”,以便能检测过关。而掺合了针筒和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做成的“二料”,算是档次较高的,而市场上卖的那些“三无”产品玩具,有的就用医疗垃圾来做的。
三无玩具多用比较差的“二料”
之前央视曾对澄海的玩具厂家使用含有医疗垃圾的“二料”生产玩具进行报道。报道中提到,在一些玩具生产厂里,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产玩具,都有股刺鼻的甲醛味道。而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反应源。有研究表明,儿童对甲醛尤为敏感,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引发白血病。
玩具生产厂工人也说,“有味的这种料就是有甲醛。因为甲醛料结实,甲醛料做出来的产品结实耐用。”原来,多次回收使用的“二料”牢固度很差,在黏合过程中要使用到胶黏剂,而这就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质。
用“二料”加工生产出来的玩具,照样可以进入玩具市场销售。记者看到,部分商家仍在销售一些没有国家质检部门颁发的3C安全认证标志,甚至很多产品连厂址、厂名都没有标注的三无产品。而我国对塑料玩具的生产、销售环节有着明确规定,“必须经过最基础安全3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
有商家向记者承认,三无产品玩具,很多都是使用比较差的“二料”。因为不合格,所以大家都不敢印厂名和厂址。而且这类伪劣产品基本都是找人代加工的,“确实也没有厂家和厂名可以印上去”。
这类玩具的质量无人敢保证,但是,最终却流入到孩子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