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医疗垃圾竟被回收做玩具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网易


  随后,记者转入到莲下镇永新工业区,一家作坊的女主人明确地告诉记者,掺合在大白桶碎片中的白色透明料,就是打碎后的针筒和输液瓶。“你不说谁知道这些就是输液瓶?现在废品站都不敢明目张胆收购针筒和输液瓶了,所以量比较少。我们都只掺合在其他料中一起卖。”

  "二料"是否掺医疗垃圾难分辨

  据“肥仔”透露,加工出来的“二料”,基本上都是销给周边的玩具加工厂。5月16日,记者在“肥仔”的“二料”作坊,就目睹了一次出货过程。

  当天下午,当记者赶到的时候,见到“肥仔”正在忙着将一辆车牌为粤DU0402的货车倒进仓库内。过了十来分钟,一名搬运工骑着车冒雨赶到,脱了雨衣后在“肥仔”的指挥下,将堆放在仓库内的一包包“二料”往车厢内搬。

  “这些料是要送去哪里?下这么大的雨还能送货出去?”记者见状随口问了一句。

  “下大雨也没事,很近的。”据“肥仔”透露,往货车上装的货正是上次给记者看过的“二料”,即掺合了输液瓶碎片做成的绿色颗粒,价格9400元的那种,共78包。

  就在装货时,门口有辆标有“工商执法”字样的小车经过,几分钟后又转回来再次经过。对此“肥仔”并不以为然,“现在出的货是再生料,谁还看得出来?”

  记者找借口离开后,另一组记者在“肥仔”的作坊附近蹲守,发现标有“工商执法”的小车停到了“肥仔”的作坊门口,两名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进去后,很快又出来并将小车开走。随后,“肥仔”开着上完货的粤DU0204货车从仓库内出来,径直开往工业区的深处。那片区域集中了好几家没有招牌的玩具加工作坊。

  工厂只管加工不管原料成分

  那么,这些来源不同、只经过简单处理加工成的“二料”是怎样做成玩具的呢?在澄海,生产塑料玩具的小工厂一家挨着一家,而且大都没有悬挂厂名。记者随后对这些玩具加工作坊进行调查

  5月18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下窖村的阿元,约定到他的加工作坊“谈生意”。一台注塑机和一台吹瓶机,再加上一间一百多平方米大的厂房,这就是阿元的全部家当。他没有生产自己的产品,主要是代别人生产玩具配件。记者采访时,他的两部机器都在生产玩具配件,使用的均是原生料。

  但是记者在阿元的作坊角落里,发现有几包“二料”,其中有一包掺合了各种白色透明的塑料碎片,其中有一些是输液瓶碎片,有的碎片上面还可以看到类似针筒的刻度。阿元坦言,他只是帮客户加工,原料由客户提供,就算是客户送来掺有医疗垃圾的“二料”,他也没办法。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莲下的李厝宫村工业区内一家带加工玩具配件的小作坊。老板阿生在带记者参观其生产车间时,顺便让记者看了客户放在他那里的“二料”,其中一种是阿生自认为质量不错的“二料”,里面也掺合输液瓶等白色透明的塑料碎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