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过期鸡肉不臭 贴换标签重新包装出售

编辑:chenglian | 出处: 腾讯


  在一张摆放各种食品添加剂、调味剂的小方桌上,检查人员发现了一瓶没有任何标签的液体。“这是酒!是我把标签撕掉了。”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生产一种面包需要用到酒。执法人员认为,此举有躲避监管之嫌,让监管部门无从知道他们往食品中添加了什么,添加了多少。

  更大的问题来自生产区一角的一台机器。记者看到,这台机器主要由一只大金属桶和一根搅拌支摇杆组成,大桶里装着近半桶的面包碎片。工作人员解释说,机器是用来销毁面包类食品的,把不能再卖的食品搅成碎片,才能防止回流或入口。然而,超市负责人只能向执法人员出示生产记录,却无法出示商品的销毁记录;仅从超市出示的尾货处理登记表、损溢单,也难以看出机器中搅拌的碎面包流向了哪里。

  对此,南宁市工商局食品科科长梁维运说,超市在对尾货从下架到销毁全程的追踪上,还要进一步做好登记。他认为,机器中搅拌的碎面包片到底用做什么,还有待做进一步调查,但在生产车间里却同时进行着“尾货销毁”,这显然不符合规定。

  检查后回访

  真意外

  两只鸡很“倔”迟迟不下架

  当天上午,执法人员对利客隆超市、人人乐超市检查时,正是顾客买菜的高峰期。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工商执法人员要求,该整改的问题立即整改,该下架的商品立即下架。

  不过,当天上午的检查结束后,中午记者又折回利客隆超市,追踪超市的整改情况。令人遗憾的是,记者发现上午被查出有问题的两只鸡仍在冷柜中销售。面对记者的质疑,利客隆超市冷柜区一名工作人员把“温氏老母鸡”拿起来,撕掉了包装膜和标签,表示不再上架。“上午正在打包时,有个顾客过来咨询,我放下活去应答,回来时就把‘花项鸡’标成‘温氏老母鸡’了。”该工作人员解释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人人乐超市,发现那两只乌鸡也还“睡”在冷柜里。由于上午的工作人员已经吃饭去了,该生鲜区主管杨现伟当着记者的面,让工作人员把“装嫩”的鸡拿走了。标签上只写“包装日期”而不是“宰杀日期”,顾客怎么知道肉鸡是哪一天宰杀的呢?对此疑问,杨现伟表示“确实是个漏洞”,将想办法整改。

  离开超市时,记者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记者的要求下,这两只鸡总算是下架了,可过后它们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分享到: